第四十五章 万事俱备

赘者为王 提篮水怪 2200 字 2022-09-05

一入门就当师兄,萧岩还是挺高兴的,随手就拿起昨晚上写的一叠手稿递给宇文泰!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这是?”

结果手,目光放到了第一页纸上,看了第一眼就再也移不开目光。

“柔然可是又作出什么好文章了?”

见宇文泰的样子,孔贤从他手中接过手稿,略微翻阅,就抬起头不可思议地看着萧岩。

这篇文章名为,跟一样,都是三言韵文,也同样是可以用来作为启蒙教材的!

全书以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

共分为五部分,各选择、、、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

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

“你师兄对你真是不错,这般书稿价值何其之大,就直接送你,需得好好保存!”

将书稿还给宇文泰,又看了看萧岩,“看来为师又有得事可做了!”

“多谢师兄,师弟一定会将之保存好的!”

感觉到手中的手稿虽轻,价值却是沉甸甸的,不由走向萧岩,再次向他行了一礼。

“书籍就是用来阅读的,若将之束之高阁,又有何用?我送你此书,就是让你学以致用,而不是用之来装点门面的!”

作为第一本面世的作品,这手稿自有其收藏的意义,若是经过岁月的流传,价值又何止千金。

只是萧岩送他手稿,是因为读书人最重的是学识,故而把这篇新鲜出炉的作为见面礼送给了他。

“师兄高见,师弟明白了!”

“好,我们先授课,今日所学,接昨日的,咱们翻开书本……”

随着翻动书本的声音响起,今日的授课也正式开始。

古文虽枯燥,但在孔贤的课下,不至于像别的先生所教,那么的毫无生趣,

课堂之上,孔贤引经据典,并常与几人互动,把枯燥的课上得生动无比。

授课结束,孔贤就开始为萧岩的做注解,其余几人则在一起相互学习与探讨刚才所学内容。

接着萧岩又开始书写,时间紧迫,只能抓紧,不然等书局装修好却无书可售,岂不闹笑话?

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跃然纸上的时候,在一旁的宇文泰眼睛都直了!

这还是人吗?大明的经典文集他都有涉猎,萧岩所写的这些,完全是他没有见识过的。

加上早前送自己的和昨天的,皆出一人之手,还是如此一个年轻的少年!

同样是人,自己得别人称赞神童已是天大的荣耀,反观萧岩,最近才在长安渐露初角,得诗仙一称。

再看人家现在,已经是出了三部足矣流传千古的佳作,自己除了空有神童的称号,一事无成。

人比人是真的要气死人的!

“师兄,何以如此多才?”

看了许久,宇文泰忍不住开口问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宇文泰的疑问,萧岩用一首朱熹的来回答他。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此情此景,众人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他脱口而出的这首诗最为应景,就连孔贤都停下了书写的步伐,赞许地看了萧岩一眼。

“萧岩作为你们的师兄,为你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以他为标尺,力争上游,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能收到萧岩,对他简直是一个意外之喜,这趟国舅府之行大有所值!

“是,徒儿谨记!”

对于师傅的教诲,几人连忙回到。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几人朝夕相处,各自的同窗之情也在逐渐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