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争论是最无效的沟通

之后,我又坦诚地告诉她,任命类似职位的事情,并不能由我个人的爱憎观决定,我必须寻找一位合适的人才行,因此我才任命了别人。

最后,我表达了对她的儿子的祝愿,希望他努力工作,取得成就。

在收到我的这封回信以后,她似乎不再恼怒了,给我回信表示了她的歉意。

这件事并没有就此完结。

在我任命的人选尚未到任之时,我又收到一封信,虽然最后的落款是那位女士的丈夫的名字,但从字迹上看,与之前的两封信完全一致,出自那位女士本人之手。

信上说,由于我没有任命她的儿子担任那个职务,她因此而卧病不起,医生证实她已经得了胃癌。

为了能够让她早日康复,她的丈夫向我提议,能否免掉已经任命的那个人,改由她的儿子担任那个职务。

于是,我一本正经地给她的丈夫回了一封信。

我表示不能接受他的提议,我能做的只是希望他的太太早日康复。

几天之后,我任命的人选到任了。

这件事才算完结。

后来,我在白宫举行了一个聚会,第一个到场的就是那位女士。

来自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钢琴教师乔伊斯·诺利斯,跟我讲述过她处理学生留长指甲的事情。

她的学生巴蓓德留了长指甲,但这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会影响到她的钢琴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乔伊斯·诺利斯向我讲述的经过:

虽然我知道留长指甲会影响到她提高弹琴水平,但在刚开始给她上课时,我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首先,作为老师,我不能打击学生学习弹钢琴的积极性;其次,我认为她并不愿意剪掉她那漂亮的长指甲。

一直到上完几节课之后,我才意识到,跟她谈论剪掉指甲的事情的时机已经到了。

于是,我对她说:“你的手指很迷人,指甲也很漂亮。

我认为,你在弹钢琴方面有天赋,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做得很好。

不过,我认为,如果你能把指甲剪得更短一些,你会弹得更好。

你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意见,我保证结果一定会令你吃惊的。”

听了我的话,她显得有些沮丧,悻悻地走了。

之后,我又找到她的母亲,谈论了同样的话题。

但是,几天过去了,她还是没有把指甲剪掉,看来,在她的心目中,漂亮的长指甲是很珍贵的。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再次在课堂上见到了她。

令我吃惊的是,她已经剪掉了长指甲。

为了学好弹钢琴,她做出了必要的牺牲,于是我表扬了她。

后来,当我再次见到她的母亲时,我感谢她说服巴蓓德剪掉了指甲,但是她却告诉我,她并没有劝说巴蓓德,是巴蓓德自愿剪掉的。

她还说,这是巴蓓德第一次为别人的建议而剪掉指甲。

在这个故事里,乔伊斯·诺利斯是否强迫巴蓓德剪掉长指甲呢?

很显然没有,她并没有说不接受留着长指甲的学生。

她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让巴蓓德知道,她的指甲是美丽无比的,失去它们将是一种牺牲,意思就是说:“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很同情你。”

亚瑟·盖茨在他最著名的著作《教育的心理学》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们都希望能被人同情。

要知道,从某个角度而言,自我同情其实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情。

为了获得同情,人们用尽各种方法,小孩会露出他们的伤口,甚至因此而自残;大人也乐衷于向人们展示他的伤痛,讲述他们遭遇的事故或疾病。

因此,当你要说服别人,或者取得他们的赞同时,请记住一定要带上你的同情心。

3态度友善地说服对方

从友善的态度开始说服对方。

在生气时,如果你对某个人发了火,对你而言,发泄了心头的怒气,但是对对方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吗?

能接受得了你的怒火吗?

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看来,“如果你紧握着双拳来找我,那么我的拳头将握得更紧”。

他说:“如果你说,我们坐下来谈谈,看看我们的意见为什么不同。

那么,不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的意见差别并不大,相同之处多,不同之处少。

如果我们能保持真诚和忍耐,就能彼此接受了。”

这些话中所含的道理深受约翰·洛克菲勒的赞赏,因为洛克菲勒就用这个道理解决过麻烦。

1915年,科罗拉多州爆发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潮。

当时,愤怒的矿工要求洛克菲勒管辖的州属煤炭和钢铁公司提高工资,无奈之下,洛克菲勒请求政府调动军队镇压罢工,导致流血冲突频发,矿工伤亡惨重。

矿工极其家属恨透了洛克菲勒,但为了恢复生产,洛克菲勒还要设法取得他们的原谅,这真是难上加难。

但洛克菲勒却做到了,这主要取决于他对工人的一场演讲。

这篇演讲稿堪称杰作,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完全平息了矿工们的愤怒,获得了所有人一致的赞誉。

在这篇演讲稿中,洛克菲勒语气友好、谦逊而和蔼,原本还坚持罢工的矿工们,在听完这番演讲之后都复工了,而且还主动放弃了提高工资的要求。

下面就是这篇著名的演讲稿开篇:

在我的一生中,今天将是最值得纪念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与矿工代表、高级职员、管理团队聚在一起。

这让我感到荣幸和难忘。

如果是在两个星期之前,即使我站在这里,我们还是陌生人,因为在你们当中,我认识的人不多。

但现在不同了。

前几天,我探访了位于煤区南部的矿工驻地,与那里的每一位矿工代表都做了单独交流。

此外,我还拜访了你们的家人。

今天,我们的聚会,就成了朋友之间的聚会。

我很高兴我们能在这种友好互助的氛围中,讨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几天的聚会包括了矿工代表和高级职员,我要感谢你们,因为我既不是高级职员,也不是矿工代表,得你们厚爱,我才能参加这个聚会。

我代表着公司的所有股东和董事会,因此,我们的关系是密切的。

这样一篇措辞友好的演讲,难道不能化敌为友吗?

假如洛克菲勒用了别的方法,与矿工代表争辩不休,斥责或者威胁他们,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毫无疑问,这样会激起更多的愤怒和仇恨,罢工和反抗也不会停止。

由此可见,对于老板而言,有必要知道如何使用友善的态度对待罢工工人。

再举个例子。

怀特汽车的工会组织2500多名工人大罢工,目的是要求老板罗伯特·布莱克提高工资。

布莱克既没有震怒,也没有斥责他们,反而在公开场合称赞他们“采用和平方式提出诉求”。

不仅如此,他还采取措施平息工人的愤怒。

他看到罢工工人无事可干,就买来棒球请他们打棒球,还租了保龄球场请他们来玩。

布莱克的态度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他感动的工人们找来笤帚等工具,自发地清扫起了厂房。

真是难以想象,要求提高工资的罢工工人,居然在罢工之时主动清扫厂房,这在美国罢工史上实属罕见。

一个星期之内,这场罢工就以和解告终了。

也许你永远都不会像洛克菲勒、罗伯特·布莱克那样有处理罢工事件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用不到这种方法,比方说,当你希望降低房租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工程师斯图波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我给房东写了封信,声称房租到期之后我就要搬走了。

但实际上,如果他能降低我的房租,我愿意继续住下去。

参考其他房客的经验,我知道让他降低房租几乎不可能,因为房东是个不好说话的人。

不过,我认为我正在学习如何说服别人,因此可以试试看。

接到信以后,房东和他的秘书来了。

我热烈地欢迎他的到来,然后表示,我非常喜欢这里,而且他管理得也很好,如果不是因为负担不起房租,我肯定不会搬走。

我热情的欢迎使他受宠若惊,他可能因此将我视为朋友,和我聊了很多,包括其他房客带给他的种种烦恼。

他称赞道:“在我看来,有你这样一位令人满意的房客,真是最好的事情。”

之后,不等我开口谈到房租问题,他就主动表示可以降低一些房租。

但我对新房租数额并不满意,希望能再降一些。

最后的结果是,他痛快地接受了我提出的房租数额。

现在想来,如果我和其他房客一样,用最常见的方式有要求他降低房租,那么结果肯定和他们一样。

正是由于我运用了友好和善的方法,才取得了成功。

迪安·伍德考德是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电力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

最近,他要和他的下属进行检修电线杆设施的工作。

这是他们第一次做这种工作,人们认为他们做不好这项工作,因此都在等着他们出洋相。

当伍德考德前去检查工作时,他看到有很多人在那里围观,甚至还有新闻记者在现场拍照。

伍德考德意识到,有人将这些信息透露给了记者,目的是要破坏电力公司的形象。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走到那位拍照的记者跟前,说道:“你对我们的工作很感兴趣?”

“是的。

我母亲也很感兴趣,因为她买了你们的股票。

这些照片会让她惊讶的,因为她会发现她的投资可能会失败。

要知道,很早之前我就预言,电力公司惯于浪费人力,现在算是有了证明。”

伍德考德回应道:“我赞同你的观点。

因为从你这里看过去,事实的确如你所说。

不过,我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个特殊情况。”

接着,伍德考德向这位记者解释说,这是他的下属第一次从事这项工作,电力公司内部的一些负责人担心会出现差错,因此赶到现场查看,表示关心。

实际上,如果排除这些因素,电力公司完全可以只委派两个电工完成这项工作。

听到这些话以后,那位记者放下相机,停止拍照,在与伍德考德握手表示感谢告诉他真实情况以后,就开车离开了。

伍德考德用友善的态度维护了电力公司的形象,也避免了自己和下属的出丑。

很多年前,我住在密苏里州的西北部,那时,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上学。

有一天,我读到了一篇关于“风和太阳”的寓言故事。

在这则故事里,风和太阳就谁的力量更大发生了争执。

风说:“我现在就证明给你看。

看到那位穿着大衣的老人了吗?

等我将他的大衣脱下来,你就知道我的力量比你大了。”

于是,太阳就躲到了云层里看着。

风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最后几乎变成了一股飓风。

可是,它非但没有将老人的大衣脱下来,反而还越吹越紧了。

气急败坏的风只好停了下来,看太阳的表演。

这时,太阳从云层里露出了脑袋,它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对着老人友善地露出了微笑。

可是,没过多久,老人就开始出汗了,他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将大衣脱了下来。

太阳看着风说道:“我相信,友善的力量一定比愤怒的力量强大。”

在我读到这则寓言故事的同时,在遥远的波士顿发生的一件事情就证明了寓言说反映的道理。

波士顿市在历史上是美国文化和教育的中心,那时候我还很幼小,当然没有机会去那里,但我有幸在30年后遇到了经历过那件事情的一位医生。

他向我详细地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那段时间,在波士顿出版的各大报纸上,都刊登着形形色色的医疗广告,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私人诊所的人工流产广告。

这些广告大多使用骇人听闻的措辞,目的是让病人害怕,以便于使诊所赚取更多的钱。

当时,有很多人听信了这些广告,到这些诊所里听任庸医的摆布,结果导致医疗死亡事故频发。

尽管如此,这些庸医们很少被法律制裁,他们花一些钱,或者动用一些政界关系,就能安然无恙。

久而久之,这种现象终于引起了波士顿各个阶层的注意和反对,包括处于上流社会的人士和教会牧师,都表示反对和抨击。

刊登那些广告的报纸首当其冲受到了攻击,群众团体、各种商会、妇女协会等,纷纷指责报社,要求他们停止刊登这种广告,但都没有起到作用。

甚至于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都迫于政治势力而无能为力。

当时,跟我讲述这些事情的那位医生担任着一个基督教组织的主席,他也为劝阻报社停止刊登不良医疗广告而积极奔走,也是收效甚微。

正当他即将绝望时,却迎来了转机。

一天晚上,时间已经很晚了,这位医生终于想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尝试过的方法:他要用和蔼、友善的态度,劝阻报社不要再刊登类似的广告。

于是,他立即提笔给波士顿最大的那家报社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他对他们的报纸赞誉有加,说他们的报纸堪称是马萨诸塞州最好的家庭生活类报纸,报道真实,内容翔实,尤其是社论专栏,是所有报纸中最出色的。

之后,他笔锋一转,接着写道:

不过,最近我遇到这件一件事。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说,有天晚上,他的年幼的女儿在读贵社的报纸,突然大声朗诵起了上面刊登的一则广告。

那是一则人工流产的广告,小姑娘并不懂得什么是人工流产,于是就求教于我的那位朋友。

想想吧,一位成年父亲,该如何向年幼的女儿解释什么是人工流产呢?

他感到苦恼而窘迫。

在波士顿上流社会的家庭,贵社的报纸向来是很受欢迎的。

可是,类似于发生在我的朋友家的情况,是否也会发生在其他的家庭呢?

再假设,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年幼的女儿,你愿意让她天真纯洁的眼睛看到这些人工流产的广告吗?

如果她向你求教什么是人工流产,你又该如何解释呢?

贵社的报纸一向以完美示人,然而,由于这类广告的出现,经常迫使父母禁止孩子们阅读。

这让我感到惋惜不已。

除我之外,贵社的读者数以万计,但我相信,他们的观点一定和我的相近。

仅仅过了两天,这家报社的一位负责人就给他写来了回信。

他收到这封信时,是1904年10月13日的事情,但他一直将它保存了30年之久,使我有幸亲眼见到了这封信。

内容是:

在11号的时候,编辑部将你的来信转交到了我这里。

看了你的信,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家报社创建也有很多年了,但我是第一次被读者来信感动。

因此,我已经决定,从星期一开始,我们的报纸上将不再刊登任何不被读者喜欢的广告。

一些医疗广告目前暂时还不能停止刊登,但在刊登之前,会由编辑部做些处理,以免引起读者的反感。

再次感谢你的来信,你的来信使我获益良多。

一旦有人在内心深处对你形成成见,那么即使你用尽一切方法说服他,他都可能不为所动。

然而,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态度,用友善的态度引导他,他一定会有所改变。

一百多年前,林肯就说过类似的话:“一滴蜂蜜与一加仑胆汁相比,更容易吸引苍蝇。

待人接物也是如此,想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要成为他最忠实的朋友。

这就好像是捕获他的心的那一滴蜂蜜。”

因此,当你打算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时,请想一想那则有关风和太阳的寓言故事,学着像太阳那样,用温柔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

4给他人多说话的机会

不要总是过多地表现自己,要让对方多说话、多表现。

大多数人在希望别人赞同他的观点时,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说过多的话。

尤其是推销员,最容易犯这个错误。

这种时候,应该畅所欲言的不是你,而是对方,因为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

你所做的,应该是向对方提问,让对方充分表达他意见,或者告诉你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另外,与人交谈时,如果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很多人会习惯性的立即插嘴。

这样做也是犯了错误,因为当对方急于发表意见时,他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除他之外的其他人身上。

此时,你应该做的是,用宽容大度的态度,耐心、诚恳地听完他的观点。

劳拉原本是个性情安静、温顺的孩子,但在十几岁时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很不听话,而且还很喜欢顶嘴。

她的母亲芭芭拉·威尔逊夫人对此很是恼火,经常教训她,但事与愿违,不仅没有任何成效,还使得母女关系迅速恶化。

后来,威尔逊夫人对我说道:

有那么一天,她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就跑出去找朋友玩了。

当她回来的时候,我打算第一万次的训导她,但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管教她了。

我想放弃了。

我望着她,绝望地问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她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于是用极其平静的语气问道:“你是真想知道吗?”

我冲她点点头。

她开始跟我讲述她的事情,并慢慢地由犹豫变得痛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