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连锁反应

所以,盐场这边,自然也需要建设大量的房舍。

熬盐再加上建设,盐场这边,需要大量的人手,整个玄武县的人手,都已经不够用了。

没办法,玄武县只能到外面去招工。

不过,现在整个益州都出现用工紧缺的情况。

要知道,益州纺织厂那边,厂房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成。

那边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手。

原本,玄武县这边都有好多人在哪里上班。

而现在,有了盐场之后,这些人都回来到盐场这边做工来了。

对他们来说,这两个工作工钱都是一样的,也都是蜀王李恪的生意,在哪里做都是一样的。

而在盐场这边,就在家门口,家进的,晚上还能回家。

在这里做工,可比在纺织厂那边好多了。

而这边的人手少了,哪纺织厂那边,就需要在其他地方再多招工。

这样一来,整个益州的人手都十分紧张。

玄武县想在益州再招收人工,已经很难找到了,想找,除非提高工钱。

但是对玄武县令来说,则是完全没这个必要。

既然玄武县这边找不到人手,哪就到益州之外招工去好了。

玄武县这边想要招收人手,管吃管住还要给到七八文钱一天才能招到人手。

但是到外面去呢?

管吃管住,一个人给三文钱就能招到人,并且还任挑任捡,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在这个时代,哪里有这么多打工的机会啊。

农闲的时候,大部分都只能闲着。

现在管吃管住还给钱,这样的好事到哪找去啊?

别说给钱了,甚至只要管吃管住不给钱都有人愿意干。

光是管吃,家里也能剩下很大的嚼头不是?

而随着建设和建筑的展开,玄武县的经济,也开始飞速发展起来,进入了快车道。

而随着玄武县这边熬制出来的盐越来越多,益州周边的哪些县城,纷纷得到了消息。

于是,周边的哪些商人,纷纷涌入玄武县来,求购盐。

玄武县令自然不敢轻易卖盐。

虽然现在整个益州已经不缺盐了,并且现在他们也积攒了不少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