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松赞干布的野心

吐蕃是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拥有大量的奴隶。

这些奴隶的地位十分低下,奴隶主对他们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可以随时取走他们的姓名。

而佛教的教义呢?讲究一个众生平等。

就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说底层的哪些奴隶,是会信他们的本土苯教呢?还是会更信服佛教?

佛教在上层的信徒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在底层的信徒,已经达到苯教的几倍的数量。

而在松赞干布的推波助澜之下,现在整个吐蕃,已经有无数寺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许多人都开始信奉佛教,出家当和尚。

和大唐的寺庙相比,吐蕃的寺庙待遇更好。

像是大唐的寺庙,他们都是有着固定的田产的。

在寺庙周围的土地,属于寺庙的田产,这些田产,是不需要缴纳税负的。

而寺庙,可以让和尚自己耕种,也可以将这些天地租出去收租。???c0

他们可以不事生产,就能保证衣食无忧。

而在吐蕃,和尚的待遇就更好了。

因为吐蕃的和尚,是拥有奴隶的。

一个和尚,需要三个奴隶伺候。

这样的日子,根本就不是清修的和尚,甚至属于老爷的范畴了。

玄奘法师对这一现象,其实是持排斥情绪的。

玄奘法师认为和尚应该慈悲为怀,需要苦修,需要普度众生,而不应该是享受。

这样的佛教,已经和教义相违背了。

然而吐蕃的国情就是这样,即便是玄奘法师,也没有办法过多干涉。

并且玄奘法师也是有着一点私心的,那就是他想先将佛教发展起来,然后再一步步的改变这些情况。

吐蕃的利益就那么大,信奉佛教的人多了,吐蕃的本土教宗苯教的教徒,就开始急剧减少。

而这一情况,直接导致哪些大贵族的利益不断受损。

要知道,哪些大贵族,原本是可以凭借苯教和松赞干布拌一拌手腕的。

但是现在,他们手下能够控制的人越来越少,并且这个势头还在加剧。

时日一长,他们怕是要成为光杆司令了,那么他们那里还有能力和松赞干布扳手腕?

直接等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