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父子齐心

“我大唐的税收,只会逐年迅速增加。”

“而水力发电站,也不是一年就能够建设完成的。”

“这投入,是逐年进行投入,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进去的。”

“所以,建设一座发电站,其实完全是没什么问题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长安城外这座发电站能够建立起来的话,可是能够支撑两三个道的用电量。”

“而我大唐一共才多少道呢?当然了,有些地区,不合适建水力发电站,但是到时候,完全可以建立火力发电站啊。”

“所以,即便电力覆盖整个大唐,其实根本用不了多少发电站,也拖不垮大唐的税收。”

李恪的话,让百官陷入沉思之中。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说的,十分有道理。

但是太子李恪所言,同样十分有道理。

长孙无忌基于现在,未思进,先思过。

而太子李恪,基于发展。

当然了,对水利发展站的供应问题,这个是群臣所不了解的。

所谓八水长安城,长安城外,有着丰富的河流资源。

但是这些河流,无论是湍急程度,还是水流量,都并不是很大。

谷大唐的一道,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省那么大。

如果放到后世,除非是三峡大坝那么大的发电站。

普通的水力发电站,想要供应四五个省的用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现在的大唐,和后世,情况又自不一样。

在后世,用电最多的是什么?

是工业用电,后世有多少工厂?每天要耗费多少电力?

而现在呢?

哪里有什么工业用电?

当然了,后期肯定是有的。

但是后期,也会建设更多的发电站出来。

前期的话,也就是照明用电。

并且白天还基本没人用。

白天谁家里开电灯泡干什么啊?

就是晚上照明用用,也用不多长时间。

并且现在的人口也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