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蓝星人的默契

我在废土签到 白间山 1155 字 2022-09-06

看到棕褐土,陈平终于细细指导起来:

“挖到棕褐土再往下挖半膝深就行。

保持这个深度,从这里往下开沟,一直挖到丘陵底部。

也不必挖多,先挖个五条就行,每两条沟之间间隔三步。

盐碱土堆到左边,棕褐土堆到右边,挖错一点不打紧,但要是大量堆错的自己把土一粒粒挑出来!”

这个任务布置得很具体,严飞听完就明白了,转头和另外几人交待起来。

其实不必他交待,那几人原本就在旁边看着听着,基本上都领会了陈平的意思。

和到暗无天日的盐洞之中采集坚硬的盐矿石相比,挖沟的劳动强度显然要轻松很多。

很快,一众人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陈平看了一会儿,见一切都步入正轨,就和严飞说了一声,先行下山去了。

这几条土沟,他是打算拿来种木薯的。

只是目前培育的薯种有限,再加上陈平也需要在大规模种植前明确这片丘陵是否能够种植木薯,所以只开辟了几条土沟拿来当试验田。

这一界下的雨虽然是酸雨,但规律很明确,基本上两天一次小雨,六天一次大雨。

只要木薯苗子能抗得住酸雨,连水都不需要浇。

而这些木薯种的来源又是黎薯部种植在户外天然环境下的木薯苗,历经酸雨洗礼驯化,应该早就习惯了这一界的酸雨才对。

所以陈平对这次试验还是信心满满的。

这一波试验如果圆满完成,木薯的种子也有了,只要往下复制就行了。

未来,把这一片寸草不生的丘陵种成一片绿水青山也不是梦!

回到山下,想到晚上要给部落的乡亲们讲种植基础课,陈平找来张包盐纸,拿木碳在上面写起教案来。

穿越前他虽然不是当老师的,但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

讲课之前准备教案不仅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理清思路,将自己想要教授的东西都理清楚。

想到盐洞人几乎毫无基础,陈平也不准备讲太多内容,就是区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介绍部落里准备试种的几种植物而已。

至于具体的种植方法,那涉及到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以及所需营养等问题,只能放到后续课程再讲。

最好是未来配合着种植过程一起讲解,既有理论也有实践,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