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接收流民

现在王明同意结盟,那就表明,自己终于可以在四面皆敌的状态下,终于得到一个帮手了。

换句话来说,哪怕太子这个盟友不结力,不能切实地帮到自己,但有了这结盟条约,自己也可以全力对敌,不用担心在对抗清或隆武朝廷之时,那西边这一带,还要担心太子来爆自己菊花。

“太好了。太子殿下果是极明事理之人,想必在下回禀楚帅之后,他亦会极为高兴呢。”黄澍一脸释然之色,却又轻声叹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其实我军现在,表面看似风光,内里亦是艰难得紧呀。”

“哦?黄御史何出此言?”

“自清军入关以来,我军驻守这湖广之地,虽然未遭大的动乱,但因其地处大明中部,各处的流民纷集于此,以求暂不存身。时至今日,湖广各处的流民相加起来,怕是有不下百万之数。这些人在湖广各处,滋生事端,搅扰当地,甚至多有成为匪寇之徒。对于这些流民,楚帅心下甚忧,一时间,却又没甚好办法。”

说到这里,黄澍长长地叹了口气:“太子殿下你也知道,我军兵马人数是多,但相应的,要供养的军兵数量,亦是极多。哪里还有余钱去喂这些流民,故而只得放任他们四下流窜,作乱不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到这里,王明心下,却是一动。

既然湖广之地有恁多流民,那为何不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呢?

要知道,现在东川之地,各处的居民百姓加起来,也仅有不到二十万人。凭着这点人力,却要供养多达三万六余人的手下兵马,实在未免太过吃力。

而东川之地,虽然地势险峻,田地贫瘠,但不管怎么说,还有大量的荒废田土,可供流民耕作生存。

更何况,自己将来还要大建各类工业,种植经济作物,都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如果能把左梦庚等人视为累赘与负担的流民,给统统转移到东川来,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岂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么?

想到这里,王明哈哈一笑。

他朗声道;“黄御史,孤提一策,可帮你解决流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