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进保宁府

李定国心下嗟叹,表面却犹不动声色,他拱手回道:“这个么,在下现在还未想得这么多。不过将来时局变幻,真有机会的话,能为太子效力,在下心里,亦是十分情愿。”

王明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轻轻地拍了拍李定国肩膀:“很好,孤想说的,就是这一句话。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明臣择主而侍,希望万一将来大西国有不测之虞,李将军能审时度势,及时率部来投,孤对阁下,必会加以重用,决不食言。”

李定国抿着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太子重重地抱了抱拳,以示应喏。

随后,他复与太子王明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王明亲自送他离殿,望着李定国远去的背影,王明久久无言。

不出王明所料,李定国回去后,立是重新大获重用,他以安西将军之职,统领兵马五万,入驻保宁府最为紧要,也最为关键的的利川卫朝天关一带。

另外,大西国的军力布署,为孙可望统兵五万,守卫广元一带,以为后手与策应。白文选统兵五万,驻守剑阁,以为保卫西川的最后一道屏障。

除此之外,张献忠复派了第三义子艾能奇统兵两万,驻守于龙安府一带。这般布置,是为了防止清军绕过保宁府,从更西面的龙安府入西川。

当然,在心脏地带成都,则由大西国皇帝张献忠本人,亲任守城主将,第二义子刘文秀为副将,共统领兵马十万,驻守其中,以雄厚兵力,确保国都无事,并可与外面的几路兵马,形成内重外轻的合理局面。

至此,大西国的全部兵力,基本布置完毕。

张献忠深恐清军战力强悍,难以抵御,故一面不停派出使者,求东川的太子尽快派出兵马入驻保宁府,一面还在成都以及附近州县,大肆征召青壮,强掳民财与军粮,搞得民怨四起,哀声遍野,整个大西国内部,顿是愈发混乱。

而在夔州的太子王明,在收到了张献忠接连不断的请求之后,亦如协议之要求,派出了冯厚敦的第二镇兵马以及黄得功的第三镇兵马,紧急入援保宁。

这两部兵马,黄得功的第三镇兵马,驻过于保宁府南江县樗林关,此处乃保宁府东部与汉中的交通要地,离小巴山极近,地势险要,崇山峻岭,颇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而冯厚敦的第二镇兵马,则作为后手,入驻于保宁府通江县与巴州县的交界一带,以随时方便入援黄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