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三章 民以农为本

抗日之晋北小卒 弈芷 1140 字 2022-09-06

“你觉得如何?”小柴俊男看得很开,他应该可以守住广灵县。

“能如何?我都是你的副官了,还能辞职不成?”

两人相视一眼,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开春回暖后,土地渐渐变得宜耕,浑源县以它独特的地理优势,享受到了春天的第一波“福利”。

当其他地方根据地亟需的春耕用水开始变得稀缺时,浑源县恒山峰群上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山上的厚重冰雪将会一直保留到夏天,也为浑源县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源,浑河与唐河没有任何断流的风险。

沐阳为了保护唐河两岸的土质和泥沙,帮助兄弟根据地调节水土流失问题,没有在王庄堡和羊头崖附近开垦更多的农田,而是在敌军眼皮子底下——浑河平原之上开荒。

日本人没来之前,浑河水系养活了三百多个村庄,养育了十万人,遭到战火破坏后,也有八万多人不肯离开,依然留守于这片土地之上。

日伪军安分下来后,沐阳立刻让百姓还乡,抓紧时间开辟更多的农田,浑河河谷两边的高山也没留着,沐阳让人种上了大量的枣树等果树,没有浪费一分土地资源。

这工作早在去年就开始做了,当时根据地享受着连战连胜所带来的战争红利,一直处于财政盈余的状态,并未出现赤字。

但以后不会了。

看着连片的枣树林,沐阳的心情也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这树林是人工种的,会不会惹上虫害呢?”

“应该不会,枣树是本地树种,哪怕发生了虫害,也有天敌消灭他们,损失应当不会太大。”方伍学了一些生物知识,便主动在沐阳面前“卖弄”起来。

“是吗?那就好,还是别让枣树离天然树林太远,我就是怕出问题。”

“晓得了,等会就下去叮嘱他们。”

枣树是一大看点,而远处那热火朝天的景象才是最吸引人的。

有了八路军的农贷,百姓在战时也不至于完全失去生存的能力,而作为回报,他们除了需要支付低额的利息外,还得配合八路军挑选优良麦种。

这一点沐阳无比感叹,自己比起其他八路军指挥员而言还是不如,他更注重工业产物,而晋察冀的干部同志们,都在为温饱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