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让他们血本无归

接过上书浏览了一遍,荀彧顿时明白。

这些主意怎么可能是杨瓒想到的。

肯定是皇帝旁敲侧击,杨瓒才想到这些主意。

他又不好当面说破,尴尬的一笑:“杨瓒这么做,确实与他以往的风范有些不同。”

“把杨瓒的做法传去各处。”刘辩对他说:“凡是遇见类似的事情,都照着同样的路数去办。”

孙辰领旨,安排人书写旨意去了。

荀彧则问刘辩:“陛下因何不许土地买卖?”

“那些人买进土地是为了什么?”刘辩问他。

“当然是为了获利。”荀彧问:“没有利益,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做。”

“农民耕种他们的土地,除了缴纳朝廷的赋税,还要给他们地租。”刘辩说道:“朝廷收缴的赋税再少,买进土地的那些人,还是会收取高昂租金。一旦买卖土地成风,更多的土地将落进少数人手中。朕想要每个人吃饱肚子,只能是个泡影。”

荀彧很清楚,刘辩说的确实是事实。

只要土地在那些人手里,一定会对耕种的农民加重盘剥。

刘辩对荀彧说:“很多时候,老百姓填不饱肚子,以至于造反。根源并不完全在朝廷,恰恰是在那些掌握着土地的人身上。他们买卖土地,想要祸乱大汉,朕就要让他们血本无归!无论谁敢违背朝廷的决断,那就只能为了天下安稳,把他们给灭了。”

皇帝说的云淡风轻,荀彧却听的后脊梁都是冷汗。

有这位皇帝在,任何人想从大汉朝捞好处,怕是都没那么容易!

本本分分经营,无论赚多少钱,朝廷都不会加以压制。

想要买走平民的土地,尔后再压榨他们。

在大汉朝,根本行不通!

“益州那边如何?”刘辩问荀彧:“夺取的疆域,百姓是否得到安置?”

“郭奉孝等人留下部分兵马,剿灭当地贼匪。”荀彧回道:“百姓也得到了安置。凡是被朝廷拿下的疆域,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那些还在刘焉治下的益州百姓,很多都巴望着朝廷大军早些过去。”

刘辩笑了:“能让百姓吃的饱穿的暖,他们才不会给朕淘气。”

幽州发生的一切,很快传到并州、凉州等地。

各地都有打算兼并土地的贵胄和富商。

有些人甚至已经着手操办。

朝廷的旨意传来,那些买了土地的顿时懵了。

买进土地,他们虽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花出去的却是真正的铜钱!

全都交给官府,岂不是半点好处也捞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