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斯贝发动机

于浠明很快反应过来,说:“斯贝发动机?国产的那款涡扇7?”

“嗯!”楚云飞点点头。

于浠明疑惑地问道:“可是,那款发动机不是还不行吗?而且听说研究也接近暂停了,总不可能向英国购买原厂的吧!那太贵了。更不实在了!”

“斯贝发动机研究暂停主要原因是没钱,但是如果是我来投资,和西飞共同研究呢?”

现在的键盘侠说斯贝发动机浪费了多少时间,当时决策没有远瞻性等屁话。

这个说那个,他们根本不知道当年中国军队有多艰苦。

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增加军队的营长,军人都成养猪养鸭种菜的高手了,养猪好的能领三等功的。

斯贝当时停滞了很多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钱。

当时中国受苏联影响,加上u2侦察机等高空侦察机的影响。

中国这段时间着重于高空拦截机。

看重的是高空拦截机的歼7、歼8,还有轰6轰炸机这三款战斗机。

这也是中国空军的主力了。

为了满足中国空军战斗机的需求,中国大量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就只有3个型号,涡喷-6、涡喷-7和涡喷-8。

其中涡喷-6是为了大量的歼-6战机,仿制苏制pд-9Б喷气发动机;

涡喷-7是为了装备少量歼-7、歼-8战机,仿制苏联p11-Ф-300发动机。

涡喷-8是装备我军轰-6轰炸机,仿制苏联p2-3发动机。

这三种发动机,可以说就是当时中国空军的心脏,是必保的项目。

至于其他的,有这个心没这个力。

贝斯发动机是不错,省油、可靠、寿命长。

但是当时中国没有匹配的机型啊。

当时中国的情况是军队勒紧裤腰带,给经济让路。

有限的经费优先照顾必要的技术研究,剩下的才给三军分配。

当时陆军是老大,人员多。光是伙食就是一大笔开支了,经费占用最多。

分到空军的经费可没有多少了。

想要研究这个,研究那个,有这个心没有那个力。

没有匹配的机型,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钱研究多款战斗机,“斯贝”k202发动机只能闲置。

直到后来经济好转了,加上当时需要一款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

为了搞出航程远的飞豹战斗机,这才让斯贝发动机又重新捡起来。

后来有钱了,战舰可以像下水饺一样下海。

建造一艘航母的同时,还可以设计一艘新的。

空军可以同时搞两种第五代战斗机。

沈飞的歼31和西飞的歼20。

这都是因为有钱。

没钱?想搞两款五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