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系统化、标准化、工匠学坊

黄天之世 罗小明 2234 字 2022-09-08

“现在的工匠,多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铸造兵刃,打制器械,每一批铸造出来的兵刃和武备都无法统一质量,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差距,一些好的技艺在传授之时,多是生涩难懂,甚至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们才需要建设实验室。”

“建立实验室,通过大量的实验,也就是多次重复的铸造过程,并记录下各项数据,也就是记录下锻打多少下,火焰的大小,所用的时间,这些所有的数字,最终选取最佳的结果,将其推行开来。”

田仲有些似懂非懂,但是一旁的阎纶却是目光发亮。

他懂器械,懂铸造,自然知道许安所说的办法,有什么优势。

现在太行工坊的很多铁匠都有自己铸造办法,或多或少有差异,大部分人也不愿意传授给外人,所以实际上生产出来的武备区别很大,甚至有不少不合格的产品。

“最后还有一个事情。”

许安转头看向一旁的阎纶。

“这事需要你来负责。”

阎纶面色肃然,毫不犹豫的拱手应道:“但凭大贤良师吩咐。”

当阎忠做出选择加入太平道,投效到许安幕下的那一刻,阎家就已经被彻底的绑上了太平道的战车,站在了许安一侧。

虽然在凉州,阎家还留了几支旁系,但是太平道若是失败,那么阎家百年来的积累,都将湮灭,只不过留下了些许的血脉传承。

阎家将大部分的赌注都压在了许安的身上,压在了太平道的身上。

“工坊之中,再修建一处建筑,在内城的外围,这处建筑物按照晋阳还有各城邑之中学坊的规格修建。”

许安缓缓站起身来,开口道。

“所有的工坊之中都要建立一座学坊,所有的工匠的孩子,在帮工的闲暇之时,都要前往学坊上课,暂时定为一月在学坊修习十天。”

“工匠学坊,由太平道指派符祝教授识字辩义,再征募工坊之中的工匠教授工匠技艺。”

许安将目光投向窗外,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景象。

太行工坊是目前黄巾军最大的工坊,在其余各地,黄巾军也开设了不少的工坊,但是工匠却并没有多少。

这一次四州民众之中也没有多少的匠户,掌握一技之长的匠户多半被官府征募,管制着。

但是黄巾军所需的武备却是与日俱增,现在现在的工坊只能维持住现有的情况,如果黄巾军扩军,那么根本无力支持。

但是扩军在未来,绝对是势在必行。

群雄并起,天下逐鹿之时,将会是战乱最为频繁之时,到时候不是黄巾军想不打就不能打的局面。

在大一统思想的促成之下,古老的华夏绝对不会像西方一般分裂。

胜利者只会有一方,其余的人都将会成为垫脚之石。

现在黄巾军军屯的预备役有七八万人,常备军却只有不到三万人。

许安可以凭借着两三万人击破朱儁,也可以凭借着两三万还有七八万的协从军击败卢植。

但是他没有办法,也没有任何的可能,只凭借着两三万人横扫天下,席卷神州。

并州定鼎之时,许安站在高台之上,说的很清楚。

在获取胜利之前,必然会有人牺牲。

血染神州,亦不罢休,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如果想要胜利,真的要牺牲者流下鲜血侵染整个神州才能实现。

旧有的统治者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他们会用最激烈的手段来镇压暴动者,反抗者,起义者。

汉廷、世家、豪强,这些都是拦在黄巾军的前进道路之上的拦路之虎。

许安需要武装更多的人,武装一百人、一千人不过杯水车薪,他需要武装的是成千上万的军兵,成千上万的军卒。

因此工匠学坊的建立,势在必行。

工匠学坊一旦建立,那么黄巾军只要撑过最艰难的时期,学坊就将会黄巾军源源不断的输送工匠。

而那些工匠将会学成之时,加入工坊之中,为黄巾军铸造兵刃,铸造盔甲,铸造所需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