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朗朗书声

黄天之世 罗小明 2174 字 2022-09-08

于是华佗便向着陈生提了几个问题,陈生自然不敢不答,对于华佗的问题,尽皆是一一作答。

接下的路程,华佗见到陈生聪颖,不由自主的讲起了一些有关于医学的事情。

但是陈生的天赋却让华佗称奇,有些东西华佗只是提上了一句,但是就算过了一段时间,陈生却是记得清清楚楚,甚至丝毫不差的复述出来,而且一些东西更是能举一反三。

华佗甚至都生起了收徒之心,他毫不怀疑陈生的天赋。

不过,陈生毕竟是被征募入蒙学堂的学童,还有人举荐,他初来乍到,也不好直接收其为徒。

从上党郡到太原郡路途遥远,晋阳是华佗的终点,但从黎亭到长子的路途却并不遥远。

随着马车车轮的转动,长子城的城垣也是越来越近,官道之上的行人和车队也是越来越多了。

“马上就到长子城了。”

张季打开了车门,重新坐入了车厢,虽然马车在还在行驶,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动作。

“到了长子城,我们先休息几天,再赶往晋阳,刚好我送一下这些孩童入学。”

“华先生多多包涵,眼下四州民众入并州,各项事务繁多,本来我只是护送华先生前往晋阳,但是实在是人手短缺,不得已,带上着群学童。”

华佗摆了摆手,言道:“不碍事,太平道安置如此多的百姓,给予其田土,给予其衣物、粮食,不使其挨饿受冻,此乃善政也。”

“蒙学之规模天下罕见,数万的学童……”

华佗看了一眼陈生,又看了一眼窗外,不管想多少次,他都感觉震撼。

震撼于许安的魄力,震撼于太平道的手笔。

华佗取出了放在一旁的一本书籍,这是许安派人送来的医书。

不再是他以前所看的那种笨重的简牍,而是用他当初感觉不可思议的黄纸编订而成。

黄纸黑字,字迹清晰,翻阅起来,比简牍要容易的多。

他从张季的口中听说了“黄天纸”的事情,他知道黄巾军可以制作出这种廉价无比,又耐用的纸张,足以供应蒙学堂还有各个学堂的用度。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世家豪强在黄巾军的面前,再没有多少的优势。

黄巾军不会再缺乏人才,不会再缺乏治理地方官吏。

他听说,许安还计划在晋阳城成立军校,专门教导军官。

教导的资料,一是从各个世家豪强之中查收的兵书,二便是黄巾军之中将校编纂的经验,到时候黄巾军也将不会缺乏军官。

华佗的认知几乎每一天都在被刷新,从黄天纸,到四轮马车,到蒙学堂,到道堂,再到各地的民生,屯田。

“万胜!!!”

山呼海啸的喊声从车厢的外面的传来。

车厢之中的众人皆是感觉莫名其妙,这山呼海啸的欢呼声来的却是毫无征兆。

张季掀开车帘,探头看向车窗的外面,正准备询问,但一名手持着黄纸的少年已经车队的旁侧跑过。

“大捷,大捷,上郡大捷!!!昭德将军张燕于上郡高奴大破敌军,斩获首级八百七十二,斩杀敌军将校一十三名,敌众溃散!!”

那少年挥动着黄纸,快步走从车队的旁侧跑过,张季听的清楚,脸上也是不由的露出了喜色。

张燕领军出阵上郡的事情,并非是什么秘密,整个并州几乎都知道,但是他没有想到,大捷的消息居然来的如此之快。

张季握紧了拳头,重重的挥了一下,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激动的心情。

华佗看着长子城外一众兴高采烈的民众,不由的有些恍然。

人心向背如此境况,汉室焉有不败之理。

黄巾军的军容军貌,是华佗见过的所有军队之中最好的军队,一只军队的强弱,从军容军貌之中其实就可见一斑。

华佗坐在车内,看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象和人流。

这一切,似乎都是从中平二年开始改变的,从许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官府的公文之上那一刻,开始改变的。

或许黄巾军定鼎天下,才是最好的结果。

守卫在城门处的军兵低头行礼,车队缓缓的驶入了长子城。

华佗看着街道的两边,他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来过上党郡,也来过长子城。

但是他发誓,眼前的长子城和他年轻时见过的长子城,简直是有天壤之别。

他印象之中原来的长子城,虽然还算繁荣,但是绝对没有如今的长子城的一般,充满了人气,也绝对没有如今的长子城干净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