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风暴

黄天之世 罗小明 2376 字 2022-09-08

魏军陈兵三万五千人,屯驻于平原郡祝阿城。

汉军陈兵两万六千人,驻守于祝阿城南二十里。

兖州别驾陈宫和兖州从事满宠分别领军三千人,屯驻于泰山郡的太山和龟山。

豫州出兵六千人,攻取了泰山郡西北部在豫州鲁国交界处的城池巨平。

泰山郡的魏军可以从东北部得到青州的援助,但是济北国已经是被团团包围。

济北国魏军守将只能是坚壁清野,带领残兵,固守城池,等待救援。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不断的调集兵力增兵。

这一次,济北国、泰山郡的争夺成为了新一轮纷争的导火索。

臧霸得到了两万青州兵的驰援,重整旗鼓,带兵南下,欲要重新夺回琅琊国的控制权。

朱治带领徐州兵,一路向北,屯驻于箕屋山西部的郓[yun]亭。

臧霸败退之时,退守徐州东北方,仅剩下四城一山,而这一山,正是箕屋山。

箕屋山横在琅琊国的北部中央地带,要想从琅琊国北部的左侧进入右侧,必然无法绕开箕屋山。

三月十五日。

就在祝阿之战即将爆发之时,臧霸也领着大军抵达了郓亭以东。

臧霸领有徐州军一万三千人,青州兵两万人,合计军兵三万三千人。

而汉军主将是朱治,麾下有徐州兵一万七千人,丹阳兵六千,双方人数相差虽有一万。

但是朱治麾下的精锐更多,而孙策就在琅琊国不远处的公来山,正在进攻泰山郡的盖县,其麾下还有六千军卒。

所以郓亭一战,实际上朱治还要颇为占优。

只是徐州、青州两地的战事汉庭占优,但是洛阳地方的局势却是魏庭占据了优势。

解除了大半后顾之忧的袁绍,终于是能够将八成的气力都放在汉庭的身上。

白陉、滏口陉两关在手,黄巾军退入了关中蛰伏了起来,暂时没有余力东进,现在袁绍的处境可谓是最好的一次。

袁绍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绝好的机会。

邺城开国,封赏群臣。

洛阳发生的事情,还有获得传国玉玺的事情,已经在魑魅的推波助澜之下传遍了天下。

虽然汉庭立刻发布了诏书,怒斥袁绍行叛逆之举,假借天命,焚毁汉室太庙,玉玺作假。

但是有些事情其实事实如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相信。

洛阳的龙吟,邺城的龙吟,还有那展出的传国玉玺,都向天下证明了袁绍似乎真的受命于天,得到了天命的眷顾。

袁绍于邺城称帝建制之后,并没有先想到享乐作福。

徐州、青州之战的爆发,让袁绍感到了威胁。

魏庭要想发展,那么最好的发展期无疑就是现在。

占据洛阳,等于占据了主动,太平道全线后撤,也给了他的一个安全的后方环境。

袁绍再度抽调幽州军队南下,同时召集冀州各郡的郡国兵大举南下。

鞠义和高览两人因为此前东郡之战的表现,在开国之后,分别被封为征南将军和征东将军。

袁绍派遣两人分领大军,屯兵于魏郡的黎阳、以及河内郡的怀县两处渡河点。

而后,袁绍派遣左将军韩猛带领洛阳地区的大军进攻旋门关。

洛阳八关,如今只有广成关、旋门关、函谷关不再袁绍的手中,其余五关都已经是被魏军占据。

轘辕关因为当初许安埋下的后手,其数座关隘都被袁绍所得,因此也断绝了通道,得以让魏军能够保证洛阳地区的安全,而没有多少的顾忌的进攻旋门关。

旋门关是洛阳的东部屏障,也是兖州的西部屏障。

要想稳住兖州,汉庭绝对不能失去旋门关。

一旦失去旋门关,便面临着被怀县、旋门关的魏军两面合围的风险,再加上屯驻于黎阳的魏军,更是难以抵抗。

所以孙坚在收到魏军异动的第一时间,便派出了麾下的军众驰援旋门,防备怀县和黎阳两处渡河点。

一场波及了千万人,波及兵力数十万人的风暴刚过,一场更大的风暴却又再度来临……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中原的纷纷扰扰似乎永无休止。

但是中原的纷扰就算是已经是持续了九年,益州和交州这两个位处偏远的州郡之中,仍就是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