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传檄而定

黄天之世 罗小明 2274 字 2022-09-08

局势崩坏至此,就算是再立刘辩为帝,又能如何?

军心已乱,民心背离……

刘宠闭上了眼睛,他第一次不喜欢这万里的晴天。

那天边高悬的太阳照耀的他几乎睁不开眼睛。

“国相……”

骆俊神色微动,自从卸任了陈王之位,晋为车骑将军之后,他便也成为了车骑将军府的长史。

刘宠晋升为太尉之后,他也成为了太尉府的属官,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刘宠再叫他国相。

“我记得你是会稽人,可对?”

“明公没有记错……”

骆俊微微一怔,他不知道为什么刘宠突然提起他是会稽人,现在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应该去想之后到底该当如何处理,现在府衙内外都是等待着刘宠来处理的事务。

天子战死,掀起了万丈的波澜,为什么刘宠的脸上却是不见半分的紧张。

骆俊面色凝重,他想到了一件事,司空张喜和司徒王允两人也没有站出来主持大局,也是闭门不出,只是派遣军兵入城,暂时稳定了城内外的情况,便也没有了动作。

“仔细一算,你已经离乡十数载,家中父母年迈,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刘宠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口说道。

“你跟随我多年,我也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送给你,只有些许的金银器皿相赠……”

“明公。”

骆俊打断了刘宠的言语,他看出了刘宠的异常。

“天子若有诏书,明公可否给在下一观之。”

骆俊已经猜出了其中的内情,身为三公,在这种国家存亡之际,三人竟然都闭门不出,任由事态的发展而不加以制约。

刘宠叹息了一声,转过了身,指着书架的一方,继续说道。

“诏书是天子于前不久从彭城发出的,天子早已经下定了决心。”

刘宠顿了一顿,彭城是刘协自己为自己选定的坟墓。

刘协知道他一开始就表明心中的想法肯定会遭到极力的阻拦,所以那封诏书是在大战开始之前才送到了他的手上。

不仅仅是他,司空张喜、司徒王允、兖州牧袁术、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交州牧士燮都发了差不多同样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说是命令的诏书倒不如说是一封罪己诏。

所有的过失,所有的天灾人祸都被刘协揽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天下纷乱、战事频发、以至于民不聊生,国家困顿,这些一切的责任都被刘协一力承担。

刘协最后的诏令是命令他们投降明庭,不得反抗。

明庭席卷天下之势已是不可阻挡,如今明军和汉军的实力相差悬殊,任何的抵抗都只不过是徒增伤亡,再在这神州大地添上一笔伤痕。

“天子守江山、国君死社稷……”

骆俊已经看到了诏书之上的内容,他的身形晃了一晃,差点倒在了地上,但是最后还是稳住了身形。

“都言许安是一名仁主,只要遵纪守法便可也保全性命,但是谁也不知道之后的事如何发展。”

“我想趁着明军还没有到达之时,你能带上康儿往会稽郡去……”

“陈都如今看起来平静,但是实则已经是暗流翻滚,在这陈都之中,我没有信心护住所有的人。”

“你是我最信重的人,将康儿托付给你,我才能放下心来……”

骆俊双目直视着刘宠,他跟随刘宠多年,很多时候单看神色就能看得出来刘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意思。

刘宠哪里是在担心护不住幼子和家眷,他是已经存了死志。

刘宠这么骄傲的人,又如何会愿意投降?

骆俊缓缓的俯下了身躯,跪坐于地,郑重其事的向着刘宠行了一礼。

他哽咽的唱出了一声诺,而后头也不回的向着门外走去。

“明公……”

行至门口骆俊停驻了脚步,他手撑靠在门框之上。

“保重。”

……

兖州、濮阳。

州牧府衙之中,袁术的锦衣之上布满了污浊,跌跌撞撞游走在楼阁廊道之间。

偌大的府衙之中空空荡荡,只剩下了他一人。

他斥退了所有的兵丁,他只想一个人待在府衙之中。

月色清冷,洒落在他的身上,使得袁术的心中寒意更甚。

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走到了府衙之中的池塘旁侧。

明月倒映在水中,犹如玉盘一般圆润,花草点点,正是万物复苏之际,但是这般的美景,袁术根本没有任何的心思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