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激辩武氏上位

别处乱成一锅粥,华夏就成了净土,此刻正是大力发展的好时机,这也符合华夏族是这一量劫主角的说法。

如何发展?

开疆扩土,对外进行资源掠夺是一方面;

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文明程度,从各方面强化自身,是另一方面。

陈季平指挥不动大唐,只能让兴龙国和西华国作为实在他目标的工具。

兴龙国的铁甲舰队远渡重洋,从事“无本的商业贸易”,清风、明月两个家伙被他打发去给虬髯客当保镖。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特意拿出了十张分水符,二百张兽魂符,还有那头被他降服的青蛟也跟着保驾护航。

西华国则展开商业掠夺,用美酒,丝绸,瓷器,换取矿石,牲畜和珍稀药材;

另外,还开办“劝业司”,鼓励西域有钱人在西华国境内开办工坊,并大量收购诸如织毯、琉璃加工、刀具等工艺,招贤馆更是广纳贤才……

安北城也没闲着,在广阔的黑土地上开办了数十家大型工坊,雇佣了大量北地牧民,仅一个“畜养坊”就雇佣了超过三万北地土著,这其中既有契丹、突厥人,也有百济、新罗和高句丽人。

据昆生带来的数据,给安北城“打工”的北地人已经超过百万,能影响到的人口达四五百万,也就是说安北城已经成了这些人的衣食父母。

周边都在抓住机遇高速发展,大唐在干什么?

大唐在完成一次政权交替,没错,武媚娘终于让自己的儿子“下课”,她自己成了皇帝,改国号为“大周”。

尽管已经做了许多铺垫,武媚娘仍然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上位,其中损失最大的正是关陇集团,诸如李氏、王氏等世家遭到了沉重打击和血腥清洗。

有人试图通过西华国来阻止这种清洗,西华国国主李象也愿意帮一帮亲族,但是遭到了以陈季长为首的一干文武的强烈反对,这位国主本就不是什么雄主,只好表示爱莫能助!

武则天见西华国没有伸手的意思,做事更加狠辣果决,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灭族的灭族。

世家之间合纵连横,这不免又触及到其它世家的利益,于是门阀与武氏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此时,安北城、西华国,还有远在南域的兴龙国,都对武则天表示了支持:放心大胆的干吧,我们看好你哦!

武媚娘当然知道这三方的背后是何人,她不明白那位曾经的国师为何要支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