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兆惠手段起死回生

霍阿伊带着霍青桐,他们兄妹二人带着仅剩的数百名回部将士,在巴达克山东躲西藏时,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又在干什么事情呢?原来此时的陈家洛,正在率领红花会的勇士们浴血奋战,攻打着喀什噶尔,因为他知道,霍青桐正守卫这这座城池,他不相信霍青桐会真的败走……

红花会在这里,只有数人,而且都是探子。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清军与回部的战斗如何激烈。因为大战时,任何人都不可能接近这里。清军大军众多,已经把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座城池团团围住。当大战打了数日,回部就要顶不住时,兆惠将军反而放开了一条路,给回部大军逃跑。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兆惠将军深知,如果不给回部大军逃跑的机会,那么这些回部人马才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当战火纷飞,激烈程度到了极限后,而且看着外面数不胜数的清军后,回部人马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性了,这个时候给他们一条生路,才会迅速瓦解回部人马的斗志!???c0

这是阳谋,兆惠将军深知回部的霍青桐一定可以看懂,可是她看懂又有何用?到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可能控制的了,全部回部人马了。兆惠将军知道,自己的人马在黑水河大营之所以能够脱险,就是因为回部大军内部,早就有了分歧。可是在胜仗和同仇敌忾时,这些矛盾都被掩盖住了。

可是当出现生死存亡之际,人性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霍青桐再主张稳守喀什噶尔城,才能等到援军,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是这些人看到清军给留出的逃亡通道,就迫不及待的想逃离喀什噶尔城了。因为他们认为,留在城内随时都可能死,而逃出去,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霍青桐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同意回部大军撤离喀什噶尔城。并且她还通知了叶尔羌城的大哥霍阿伊,和他了解了情况,最后兄妹二人一起败逃出了叶尔羌和喀什噶尔城,向着西方的沙漠地带逃跑起来。因为沙漠足够凶险,他们认为清军看到这种情况,才会知难而退。

可是霍青桐没有想到的是,定远将军兆惠,并没有因为拿下回部仅有的两座城池,而得意忘形。他竟然率领大军,随后就冲出了城,而且尾随在回部大军身后,孜孜不倦的一直全力追袭而去。这下子让回部人马惊的目瞪口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定远将军兆惠会如此不顾一切的追击下去……

而这一切,外围的红花会探马,根本就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回部危机,他们只能一再打探回部的情况,可是无论如何也进不来。等到外围清军撤离时,红花会的探马得到的消息竟然是回部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座城池被清军沦陷,清军要屠城三日,回部大军伤亡惨重,已经落荒而逃……

红花会的探马把打探来的消息,都传送给正在阻击运送粮饷清军的陈家洛。总舵主陈家洛心痛如焚,他率领红花会群雄急速赶回叶尔羌和喀什噶尔,就是想帮助一下“翠羽黄衫”霍青桐。可是当陈家洛赶回来时,却听说霍青桐已经战死沙场,而清军主力都去追击回部余孽了!

陈家洛勃然大怒,竟然率领不到三千人的红花会群雄,要攻打喀什噶尔,给霍青桐报仇雪恨,他要亲自入城,查找霍青桐的下落!没办法,众位红花会密探,都没有确切霍青桐的消息。而红花会众位当家的,又不允许陈家洛率领群雄追击清军,去救援回部人马。

陈家洛便不管不顾,就要开始着手准备攻城的事宜。红花会群雄劝阻无效,也只得由着他的性子。好再探马报来,现在城中的确清军不多。程灵素对这个决策深感不满,至少她认为,陈家洛应该去查找回部逃离人员的下落,而不是率众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