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探望

这个建议是夏侯宇在建立这个书院的时候给曹操提出的建议,当时曹操就觉得这个建议很好,非常有利于加深的团结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手下更有归属感。

这件事像戏志才和郭嘉他们也都清楚,所以夏侯宇之前一提出来,戏志才立刻觉得是个好建议。

首先虽然这一来自己看似远离权力中枢,但若是能教出几个弟子,那么在他离去后,他的子孙后代能因此蒙荫。

而且其中弟子皆为官员后代,更有像曹操的子嗣在其中,有这一层联系在,他也不算完全断掉关系。

这边夏侯宇考虑到接下来曹操很可能在一两年内迎回献帝,那么到时候大家都能升官。而如果戏志才还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到时候为了福泽众人,他还是有机会在遥领个官衔,死后封个候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算是夏侯宇为自己这朋友能做的最大的事情了。???

在回去后,郭嘉将这边在戏志才家了解的事,和戏志才对之后的一些想法书写下来,在寄往了濮阳。

第二天一早,曹操就接到了郭嘉的这封书信,看完后他久久沉默,最后告诉全柔,在之前对于‘寒食散’的行文下在添下了所有在职官员在行文下达之后无论任何情况,任何地方,绝对不允许服用该药物,若被发现涉事者直接除名。

然后他向甄城方向寄过去书信,让戏志才好好休养,在可以活动后随时可以去甄城书院报道。而曹操身边也会给戏志才留上一个位置,若哪天想要回来,他必定虚位以待。

留守在濮阳的荀氏叔侄在之后也看到了这封信,不由得十分感叹。戏志才和荀彧也是老相识了,只是在最初荀彧做错了判断,在酸枣会议后去了袁绍那里,而戏志才则在曹操最需要发展的时候加入了曹操麾下。

后来荀彧离别了袁绍后,投奔了曹操的麾下,因为他和戏志才的关系,也没因为先来后到而产生裂隙。反而熟悉荀彧的戏志才在荀彧荀攸两人来后主动让出了曹操身边的位置,心甘情愿的拍在他们身后,这让曹操的这谋臣圈子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割据成不同派系,反而凝聚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