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见春光 沈惊春 2193 字 2022-09-09

长宜喜欢吃鱼,或者说她喜欢鱼的鲜美。

但皇嗣有规定,用膳时每道菜不许多夹,再喜欢也要克制,免得被有心人猜出喜好,从而在菜里下毒。

长宜喜欢吃鱼这件事没人知道,也是一次偶然与宁惜玉同席,分开后,他问长宜是不是爱吃那道糖醋鱼。

长宜很惊讶,问他是如何得知。

宁惜玉笑容温和:“因为开席后,公主动的第一筷便伸向了那条鱼,如果不是好奇味道,便是非常喜欢了。”

长宜心中微讶,不由多看他一眼:“也许本宫只是随便一夹。”

宁惜玉笑容不变:“公主每道菜尝过之后,第一个夹的仍然是这道菜,定是喜欢才会想多尝。”

那时长宜没说什么。

后来每次与宁惜玉同席,他都会为她点不同的鱼来吃。

时间长了,他便把她的喜好摸得很清楚。

她喜甜,喜鲜,不爱素汤,只爱鲜鱼煲出来的奶白的汤。

知道她喜欢鱼汤的人,除了她已逝的母后,就只有宁惜玉了。

是以,长宜一看到这鱼汤,心中便有了猜测。

直到看到这熟悉的字迹,长宜已经能够确定,联络她的人正是宁惜玉。

他说让她等他。

那他会救她出宫吗?

长宜捏紧手里的字条,心中忽然被注入了很强的信念。

万千思绪化为一只翩跹的蝶,扇着翅膀飞出窗外,穿过寒冷尚未退却的冬天,等待春天的到来。

-

长宜烧了这字条,只当做从未收到过。

她和之前一样待在宫里,每天等御膳房送饭时,她都会留意一下送饭的宦官,然而她再没见到先前那个。

长宜的心里多了希望,她开始意识到时间的漫长了。

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心总是荒芜的。冷对她而言只是一种知觉,但并不会因此感到煎熬,因为她早已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长宜第二次见到那个送鱼汤的人,是在半个月以后。

终于盼来同样的汤盅,长宜抿住唇角,抑住内心的情绪,面色如常看着宫婢把饭菜一道一道摆在眼前。

而后道:“你们都下去罢。”

宫婢们齐齐躬身:“是。”

那替班送御膳的人也没有流露任何异样,提着食盒默默退出宫殿。

宫殿只剩下她一个人。

长宜拿起那盅汤,在下面摸了又摸,果然粘着一张字条。

长宜展开,这次字条上的内容多了很多,长宜仔细读了读。

【公主近来安好?某尝试诸多办法,无奈宫中管制森严,无令牌无法出入。如今办法有二,一待新帝登基,内廷步入正轨,方可从中周旋;二需公主在宫中有行动自由,方可进行下一步。某知公主不会轻言放弃,公主之心性便是吾等男儿也难匹敌,望公主诸事保重,今生今世,某必护公主安好无忧。】

宫中无首领,各职权皆空缺,没有执权人便没有门路可通,便有天大的本领也难以施展。

是以宁惜玉在信中给了她两条路。

一,等邵钦登基,宫中植入新势力,到时候定有门路可疏通。

只是这个方法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最快半载,通常来说,怎么也要一年。

长宜能够理解宁惜玉的为难之处。就算不是如今情境,寻常人想把手伸到宫中也是痴人说梦——宁家已非国公,而是前朝旧臣,若邵钦有心忌惮,甚至可以将其杀了。

在重重□□之下,能给往长乐宫递消息已是不易,在邵钦眼皮子底下把一个前朝公主救出宫去,实在难于登天。

那么二。

便是要她不要在宫中干等,假如她能在宫里自由行动,那么他在外面所要疏通的关节便少了很多。

只是。

以她今日情境,想在宫中获得自由,哪里是容易的事情。

长宜又把字条看了一遍,放进铜炉里轻轻烧了。

她看着一瞬间缠上来的火舌,静静陷入了思索。

究竟是等,还是冒险一次?

长宜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她不是一个求稳的人。

平稳意味平凡,而她永安公主的人生,从初生的那一刻就与平凡无关。

况且,她不想再在宫里坐以待毙。

她不喜欢生死交给别人掌握的感觉。

唯一犹豫的地方。

想在宫中拥有自由,那么她首先要做的,便是向邵钦低头。

-

长宜打开殿门,两个侍卫守在门口。

听见开门声,反射冷光的长矛当即封住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