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妥协

为了说服李二,小正太举了几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例子,他相信李二一定能够听懂他的话。

蒸汽机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楚,既然现在老天给他这样的机会,那么他就不会错过。

“就算将作监招收人才,也用不着创办书院吧!”

小正太的话语十分有道理,不过在李二的眼中,这些所谓的人才,不过就是一些工匠罢了,哪里用的着如此的大费周章。

“父皇,您还是没有听懂儿臣的意思,若是仅仅在长安,儿臣就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了,大唐的发展,难道只限于长安吗?还是说父皇不打算让大唐的其他地方也富裕起来?

国子监教导的东西,太过于局限话,让这些学子们只晓得书籍中记载的东西,根本就不懂得变通,甚至不敢拓展自己的思维。

这样的人才不是儿臣想要的,哪怕他满腹经纶,学术再高,在儿臣的眼中,他依旧没有太大的作为。”

小正太坚定的摇头,国子监中的人才,他就呵呵了,除了达官显贵家的孩子,就是世家豪门中的子弟,让很多寒门学子望而却步。

李二的脸色阴晴不定,小正太话语中的信息量十分大,国子监,大唐内的至高学府,在他的眼中竟然如此的一无是处,这让李二十分的难受。

尤其小正太研究出来的那些东西,可全部都是机密中的机密,他根本不没有打算将之公布出去。

可是现在,看小正太现在的样子,他不但要公布出去,竟然还不打算教授给国子监内的学员,这让李二十分的担忧。

“父皇可是在担心那些武器的制造方法会泄露出去而担忧?若此如此的话,您大可不必,儿臣索要教导的东西,与武器无关,简单的来说,儿臣只是想让大唐的百姓们有一技之长,都有着养家的本领而已。”

望着李二严肃的神情,小正太淡然一笑,他明白父皇在担心什么,打下这个江山不容易,想要守护好这个江山,并且将它治理好,更加的不容易。

大唐现在的情况,其富裕的程度,可以说超越以往任何一个王朝,哪怕是发展进度慢一些,他李世民依旧是千古一帝。

若是因为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在葬送了这个江山,恐怕最后哭都早不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