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

贾赦原以为贾敏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之后会第一时间告诉林如海,没想到贾敏足足闷了二天才告诉林如海。

原因无它,这事实在太丢脸了。

虽说以她的年纪,又膝下无子,服用坐胎药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但让她难堪的是这位杨太医可是她亲自找的。

当然,说亲自找的也有几分不对,正确来说,这杨太医是她娘家荐的。

贾敏多年无子,虽说一半是因为连年守孝,先是贾代善,接着又是林母,跟着又是国孝,嫁来林家这十几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守孝,这才误了子嗣,但就算时间砍半,也足足有七、八年无孕,不要说贾敏和林如海急,就连贾母也跟着急了。

平时贾敏与贾母之间的往来书信中,十句里少说有六句是在谈子嗣之事,贾母平时没少给贾敏送偏方,荐大夫,而这杨太医便是其中之一。

要不是有贾母的推荐,贾敏素来脸嫩,那会想到去请太医开坐胎药一事呢。

但她说什么都没有想到,原以为是母亲的一片慈心,却是杀心。

虽说温太医医术高明,但贾敏也不敢全信了温太医,让人备了重礼,一口气请了扬州当地最有名望的五位大夫,前来帮忙确认药方。

其中五名太夫中有三名大夫直指那坐胎药为断子绝孙药,按方服用,莫说坐胎了,女方不伤了胞宫也难。

另外二名虽然没有像另外三名大夫一般直指其为断子绝孙药,但也觉得这药的剂量太重,贾敏的身子骨不算健壮,应细细调整药量才是。

至于杨太医把不把得出怀胎未满一月的妇人……五名大夫都表示杨太医应该有七、八分的把握,毕竟杨太医以妇科闻名全扬州,要是他连这份本事都没有,当年也不会被特召进太医院给宫妃安胎了。

至于林如海的方子,五个大夫都坦言那药方有问题,乍看之下是道治疗肾亏的方子,但有损寿元,其中一名大夫甚至还委婉建议着林大人都还年轻,犯不着急于求子,不如缓个两年将身体治疗好之后再求子。

且不说从此之后,扬州城里隐隐约约的多了个林如海肾亏的传说,听到此处,贾敏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她不死心的将这些年来和贾母往来的书信一一摊开来,她自幼养在贾母膝下,贾母对这唯一的女儿可说是宝贝的极,要不也不会为了她的身子着想,忍痛放弃了让她进太子宫里一事。

想她刚嫁进林家之时,贾母事事不放心,小小一件事也会翻来覆去的跟她细说,那信厚的像什么一样,既使后来出了事,贾母的信件也不曾断过。

在她最艰难的时候,贾母的信可说是贾敏唯一的安慰了,那怕贾母后来的信件里大半时候是为了要银子,贾敏虽然郁闷,但仍尽力满足。

贾敏出嫁之时,号称带了小半个贾家出嫁,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她,但他们却不知道,这几年来她带的小半个贾家早还了大半给贾母,要不是她经营有道,当年的压箱银子在她手里翻了几翻,怕是早就连自个体面都维持不了了。

但从半年前,贾母突然没再写信跟贾敏要银子,而是一个劲的劝她用坐胎药,好尽快给林家生个一儿半女,这杨太医就是当时贾母推荐的。

信中还特意提醒她这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毕竟林府里还有两个姨娘,不只是她没生,就连两个姨娘都没生呢,说不定这问题不是出在她身上,而是在林如海身上也不定。

毕竟林府五代单传,哪怕林如海只像他祖上一分两分也够呛的,还劝贾敏让太医也瞧一瞧林如海,给林如海调养一下身子。

贾敏虽心里明白,两个姨娘之所以多年无孕,是因为林如海早些年不愿意有庶长子,事后总不忘给姨娘送避子药。

再后来虽说停了避子药,但两个姨娘本就容貌平凡,再加之年纪大了,林如海也不喜欢往她们房里去,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姨娘要是有孕,那才真是有问题呢。

虽说如此,但也不妨碍她以此为由,拉着林如海一起调养身子,她多年无孕,压力极大,好不容易有个人可以帮着分担,怎么可能会舍得错过。

林如海自个也心里发虚,便和贾敏一起请了杨太医帮着调养身子,那知道就这样中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