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东京汴梁!(二)

也不能说是完全空白,只是人少了许多,所有经过这片区域的行人无不加快脚步快速离开。之所以还会有些人在,便是大多都像骆永胜这般的外来游客不明所以。

“这里是南城巡捕司。”

都不等骆永胜主动开口问,孙志已经开口给出了解释:“东京城中各大坊、巷、道路,每隔三百步设一巡捕屋,内置兵士五人、辅兵衙前五人,司职巡视、遗火、缉盗等事,上为巡城司,东京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巡城司,设巡城点检一名。

这里就是咱们东京南城巡捕司衙门,故而门口是禁驻区,除了衙门的人马,咱们这种行人经过要抓紧离开,不然就要被罚钱,一般是五百文。”

“五百文?”

一旁的骆永捷瞪大了眼睛:“那寻常百姓家哪里能拿的出来。”

在江浙地带,五百文都能买三百斤米了。

“五百文很多吗?”孙志轻笑一声:“在这东京城内,只要不是闲散汉子坐吃白食,一个月赚取个三两贯钱那是很容易的事,五百文不过是旬日所得罢了。”

骆永胜觉得这有些太夸张了。

虽然当年他也听过一种说法,讲大宋最富庶的时候,就是汴梁城看门的小吏,其身家财富都要比欧洲一些小公国的国王还要富有,但当时他直接是嗤之以鼻。

虽说爱国无错,但也不能这么粉饰过往王朝的辉煌吧。

焉有小吏比国王富的道理。

“诸位不信?”

这还用问吗,都写在脸上了。

孙志笑笑,继续引着骆永胜等人前行,远离了这南城巡捕司,但嘴上却没闲着,似乎为了证明他说的是真的,还煞有其事的举起例子来。

“我有一个好友,他在东仁和街巡捕屋做差,每日光家用就高达八百文,一日两餐顿顿有肉,有时到了子夜时分饿了,还要去夜市买点吃食垫垫,或有定点的脚店会差人给送去巡捕屋,额外多收一笔行脚钱,每每给时都极痛快。

如此,一个月光花销便高达二三十贯,花都花出去如此之多,岂不是赚的更多?”

说着孙志哈哈一笑:“稍晚一些,咱们可去西北杨楼马行街,那儿有一处酒楼,乃是咱们东京城七十二正店之首的白矾楼所在,到得那去,你们便知我所言不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