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拜访章炎

守太尉(司徒、司空)的意思就是在任致仕,除太尉(司徒、司空)的意思就是给官员这个名号致仕。

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这一块也分为守、除两种。

举个简单例子。

‘咸平三年,太保张三守司徒。’意思就是在咸平三年的时候,原本是太保的张三转任司徒,而后在司徒这个位置上光荣退休。

还有什么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

开府仪同三司比较好理解,就是皇帝特许你可以自己在家办公,给你配备一个专门的班子来辅佐你处理政务,不过呢这个名头听起来唬人,实际上也是虚职,挂头衔显得长而已。

特进光禄大夫这个没啥好说的,官名虚职。

这些个大夫就都是名号,有官品无职务,还有一种叫加衔,无固定品轶,比如侍中。

然后这些都是文臣班列的,武将班列也有。

如天策上将军,这个名头够唬人了吧,也是挂名用的。

其他还有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诸卫大将军、诸卫将军、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这些都是挂名用的,已经没有唐代的实权了,地方掌权的叫知州。

说完了有官无职的,再说说有官有职的。

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宰相,不过宋朝没宰相,行使宰相权力的职务又比较繁多,权力交织复杂,职权冲突情况比较严重,这里简单说几个。

三省主官,即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尚书仆射、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考皇帝诏书里的宣读排列来看,尚书仆射排第一、门下排第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排第三,除了这三个以外,还有一个临时加设的职务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排最末。不过能挂这几个称谓的都可以叫宰相,比如张三是尚书仆射,李四是门下侍郎,王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六是参知政事,则四人都可以称为相公。

北宋时期有一宰相叫曾公亮,他的头衔就是‘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鲁国公。’

写圣旨的时候估计能累死皇帝。

这一段有些长,但是大致能让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宋朝的官职制度。

故而东京城内住在东西大街,没事在街上溜弯的这些老头,保不齐哪位头顶上就顶着个三公三师的名头。

一场棋局都能凑出八个太尉来也不是什么离奇古怪的事。

人家再没有实权那也是一品啊。

你说家里有个红白事,在京做官的章炎能不去吗。

他敢不去吗。

“钱赚的多,花的也快啊。”

章炎的感叹让骆永胜失笑,点点头深以为然:“可不是说吗,钱不禁花啊。”

说着话,便把此行来前买的东西摆到了章炎的面前。

“也不知道给您带什么,聊表心意还望枢直不要嫌弃。”

一尊小金猴,四五两重,按这年月的汇兑体系,起码值个两百多贯了。

这份礼,不轻也不重。

恰到好处让章炎面露微笑。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