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王业之始,起于文武有序

“孤领讨逆大元帅,然三军建制尚未明确,今日始,当重新制定军制、赏罚晋升之法,原厢军、永胜军、破阵营皆合并,称谓讨逆军。

孤曾经那些在厢军大营文武并学的门徒按各自才干充任军官,废除原伪宋军制。”

正说着呢,骆永胜余光扫到魏禀坤面带笑意,不由侧首问了一句:“魏相想到什么开心之事了。”

“臣失仪。”

魏禀坤站出来告罪,如实禀告道:“臣只是想到王上那批门徒的名头,有些忍俊不禁而已。”

名头?

“他们有什么名头?”

这话说的云里雾里,弄得骆永胜犯迷糊。

“回王上,这些门生因就学于王上,平日里便心气颇高。那顾有志数月前便倡领,为区别他们与普通兵士之别,盖称他们为君卫队,取保卫明君之意,每日除工学文武之外,便是大谈要如何为王上冲锋陷阵,开拓王业。”

骆永胜的太阳穴突突猛跳几下,但没有言语,摆手:“由他们去吧。”

“是。”

魏禀坤退回班列,骆永胜也不再言此事,继续皱着眉头苦思如何设立军制。

该用什么军制来替代呢?

宋朝的军制太繁乱,什么小队、中队、大队,比如说净街都,职责就是环卫局加城管局,那他的大队,不就妥妥的城管大队吗。

军队得有军队的样子。

可现代军制吧,又难免看起来有些别扭,虽然宋朝人自己并不别扭,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一个称谓。

比如明朝一个小旗多少人,宋朝的士兵不知道,同理,一个班多少人宋朝的士兵也不知道,这些称呼对他们而言都一样,你告诉这个士兵他记下来,也就知道了,你不告诉他当然不清楚。

宋朝一个厢有多少军,多少旗手、伙夫、传令兵、哨禁,后代人也不知道,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骆永胜不仅要伺候眼前这些宋朝人啊。

所以军师旅团营的编制肯定是不行了,他得现编一套出来。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什为一队、十队为一营,每一营另加一执法队、一营卫队,合计总兵额六百人。

四个满编营为一部,另设一政工队,一哨骑队,总兵额两千五百人。

四个满编部为一卫,总兵额一万人。

卫之上暂不设,等将来扩军之后再另行添补。

伍设伍长一人,什设什长一人,队设队率一人、左右旗手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