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四位知府(下)

可惜就这么一位五千年历史才出来一个全才奇人,竟然是因为政治斗争被强制致仕,而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更是被赵宋王朝列为禁书。

沈括死后几十年,《程朱理学》诞生,从此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主流学科。

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现在沈曾将自己家学中的两本藏书交给郁金,后者自是感动不已,文人嘛,赠书比赠金更有价值。

“沈兄别光照顾郁贤弟,范某和晏贤弟这还眼巴巴盼着呢。”

大家伙都知道沈家底子后,范仲淹厚起脸皮说道:“赣州毗邻两广,山高林深,少不了蛇虫鼠蚁,您这《博济方》能给某一本吗。”

“我就带了这一本”沈曾笑指范仲淹:“希文啊希文,你这可是有点不老实了,好吧,看到我这身后马车的箱子了吗,除了衣物,都是准备下来的书册,你和晏贤弟去挑吧。”

两人顿时大喜,也顾不得在和沈曾客气,快步走到马车近前打开箱子便开始翻找起来。

两人各自挑了好几本书,这才心满意足的向沈曾作揖道谢。

“不行,弟也要再去挑几本。”

一旁的郁金看到正忙着搜刮沈曾藏书的两人,顿觉手里获赠的两本典籍不香了,要嚷嚷着凑上前去想着多挑几本。

堂堂三位大楚最年轻的知府,就这般像土匪进村一样围着沈曾的车架,肆意的搜刮书籍。

“行了行了,想看,将来回南昌来找大王,大王不是说了吗,马上就要兴建大楚中央藏书阁,到时候你们都有机会去看。”

看着三人,沈曾忍俊不禁,急忙出口打断:“这里人来人往,怎么也得注意一下朝廷命官的颜面,这般哄闹成何体统。”

“经典当面,还要什么体统。”

范仲淹抚摸着一本显然是刚印刷订册不久的书封,嗅着上面的纸墨气息,如痴如醉的模样让人难免失笑。

在文人眼中,书比黄金贵,这显然是件好事。

等几人挑好了书,沈曾方才正声道。

“三位贤弟,就此别过,万望珍重。”

四人互相道了珍重,在南昌城外分道扬镳,各自奔着前程而去,也意味着他们实仁正式踏上历史的舞台。

朝气蓬勃,恰如大楚这新兴之国。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