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大楚第一个国家目标(下)

“既然如此,那么朝廷就必须在这五年内,于陕西构筑防线驻扎大军,小心提防党项动态,以免得我军北征之时,其侵扰寇边,骚扰关中之地。”???

说完,寇凖看了一眼骆永胜,发现后者又不再开口,便继续往下说道。

“最后便是黄河的问题。

近十几年,黄河的水患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根本,还在下游的河床淤塞难通,致使每逢暴雨之时,中上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堤,轻时淹没数县,重时便长长波及数省十几个府,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咸平年间,先宋朝廷已经就黄河问题拿出过相应预案,要么就是疏浚下游河道,拓宽中下游河床以及挖掘支流。

但这么一来,预计要动用民工四到五百万人,备粮两千万石、冬衣一千万件,总花费不低于亿万贯!

诸位可别忘了,先宋可以大征徭役,而我大楚却以明令明法,不再强征徭役,一律改为雇工制,雇工,是要给工钱的。

四到五百万民夫,工作两年,这笔工钱,又得小一亿。

五年内,国家的财政本就困难,从哪里能挤出这两个亿的财政。

早前先宋一样拿不出这笔天文数字,固而还有第二种预案,那就是决堤引流,让黄河改道!”

骆永胜的脑子里猛然蹦出四个字。

回河之争!

历史上因为黄河水患的问题日益严峻,北宋朝廷又无力疏浚河道、挖掘支流,便决意强行将黄河改道,使其重回先秦之前的黄河故道,称之为‘回河’。

然而反对派极力劝阻,言称一旦强行决堤改道,黄河水势必如银河落九天,人力岂能控制得当,万一出了闪失,则天下百姓都要遭殃。

两派打成一团,故而这段史称回河之争。

回河之争最终改道派获得了胜利,但其所带来的毁灭也是十分恐怖的。

‘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蒿,不可胜计。水死者数千万人’

自改道后,黄河水患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加疯狂,短短五十年内,仅大规模决口便有四次,中小规模决口不计其数。

因黄河水患而死者,足达上千万之巨!

也是因为这一条黄河,使得天下一年十反。

仅《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中,黄河两岸无数饿殍每年造反、起义者不计其数。

而这个苦果,就是赵宋朝廷自己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