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历法与历史

百家争鸣,文人吵架,难免会互相抨击诋毁。

因此《汲冢纪年》中,可没为儒家或者儒学思想说好话,甚至难听点说吧。

就差直接骂儒家不是个东西了!

你看,尴尬不。

晋朝是士儒门阀的天下,这本书能有‘正统性’就奇怪了。

儒家的上古历史是怎么写的。

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

天下有能者居王。

讲究的是一个礼让。

舜能够取代尧,是因为他有能力。

可《汲冢纪年》中的记载,却是舜杀了尧夺位,禹杀了舜夺位。

“舜囚尧于平阳,取其帝位!”

这句记载的杀伤力实在是太过巨大,直接抨击儒家的历史是伪史。

儒家学说,就是把人变得虚伪,美化了丑恶。

似这般做法,简直就是美化掌权者,为了拍马逢迎君主,而不惜篡改历史事实。

这就是儒家人能做出来的事。

当然这种事后来都司空见惯了。

伯颜一手炮制出的十几起大屠杀,包括甲申国难后那骇人听闻的几十起屠杀,不都给掩盖了吗。

谁说存在,就给谁扣一顶虚化历史的大帽子!

杀!

因此,如果我们承认《汲冢纪年》,那就要否认儒家。

如果我们承认儒家,那就要否认《汲冢纪年》,就要否认我们国家确实有黄帝、夏商。

进退两难。

既不想否认自己是文明古国,又不想承认儒家存在阿谀奉承权力的卑劣性,那该怎么办?

简单。

编!

历史本就是人写的,朝廷认什么史,什么史就是正史。

你反对?

那就别怪朝廷不客气了。

我们的上古时期有黄帝、有三皇五帝、当然有夏商周。

而且,上古时期君王权力之间的传承是禅让,不是互相残杀。

其实现在想想,咱们又不傻,权力的更替哪有不流血的。

王莽开启了禅让的首例,但在禅让之前,他可是把反对他的人屠戮了精光。

所谓的禅让,不过是给狰狞恐怖的鲜血披上一层鲜丽的外衣罢了。

篡改历史就是篡改历史。

你不承认不要紧,后人的眼不瞎!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寇凖变颜的原因。

骆永胜明确了黄帝的诞年和周公定礼之年,这就意味着骆永胜一定看过《汲冢纪年》或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其他古史失传的孤本。

明确了这两点,其实就是撕掉那最后一块遮羞布。

“朕说什么史是正史,什么史就是正史,阁老,你说对吗。”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