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反四罪行动(一)

骆永胜轻轻嗯了一声:“一千三百多起贪腐案件对一个国家来说,不算多,朕都觉得不多。

前宋的时候,一个南昌一年都能出几十甚至几百次贪腐的行为,何况整个国家。

但是诸卿,咱们得警醒起来啊。

朕起家之初,王业仅江西一省之时,那个时候江西上下一年出过几次贪腐案子?朕告诉你们,仅三起!

朕灭赵宋于东京,混一宇内,河山归一那一年,全国有多少起贪腐?

一百六十九起。

这些数字,朕都牢牢记在脑子里。

现在呢,短短几年时间,贪腐已经从百余起上升到了一千多起,涨了足足十倍。

要是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是不是再过几年,就该上万起了?

是不是连朕这承天殿里站着的部院尚书也该伸手贪腐了!”

骆永胜的调门越来越高,吓得百官不自然齐齐弯下了腰。

“陛下息怒,臣等督管不利,请罪。”

“朕说这事,不是为了责罚谁,你们别动不动就请罪,问题出来了,想办法解决才是根本。”

骆永胜冷哼一声,他最听不得的就是这种话。

请罪?

“贪腐高发,日趋高涨不止,问题出在了哪里?是咱们的官员思想上堕落了,还是中央的监管做的不到位,让朕看,都不是。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老百姓身上。”

百官都愕然的抬起头。

官员贪腐受罪的必是百姓,怎么皇帝反而把责任推到百姓头上了?

“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争,这是民间一句谚语,老百姓面对官员永远是卑微怯懦,不敢仰面直视,故而使得地方官员骄纵放肆。

他们觉得穿上一身朝廷给发的官皮,就可以横行作霸、为非作歹,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面对贪腐便是知道了又谁敢上告呢。

这样以来,地方司衙上下其手,大家一起贪、一起腐,官官相护,衙门乌烟瘴气。

百姓更不敢告发了。

所以,想要遏制贪腐,就得要从百姓身上先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