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何玉轩记得很清楚。随着郑和多次下西洋,其实明朝海军的实力也很是扩张。这般情况下若是不能把打垮倭寇做成,那轮到日后又得是多少年了?他所能够做到的便是把所思所想都阐述一遍……至于朱棣到底能否接受。那便是万岁自己的看法了。

何玉轩半心半意地听着朝堂上的争辩,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争论的内容就从民生跃变到了太子之位。

这件事情朱棣一直没有落实。

朝臣远比关心宫中后位更为关注东宫之位,一旦确定了太子,朝政自然会更加巩固,毕竟世事无常,谁能够想到日后会能如何呢?

但是如今的太子究竟要落在谁身上,那便又是一个问题了。

朱棣有三个孩子。三皇子的年纪太小,自然不列入考虑。

大皇子和二皇子各有优劣之处,他们身后也有着各自支持的派系。而他们的母族徐家既不偏帮大皇子,也不偏帮二皇子,就沉默的当着一个保皇派。

两个派系在朝堂上其实很是明显。

武将里面支持二皇子的人偏多,而支持大皇子的大部分都是文官。只是朱能张玉两个将军并没有对此发表意见。他们两个可以说是朱棣最信任的将军,他们没有说话显得有点奇怪。

何玉轩若有所思,或许是朱棣给了他们什么信号?

朱棣并没有当朝对这件事情表达出什么意见,他只是沉默的任由着两方的人阐述着自己的观点。面无表情的帝王总是难以看出情绪,那冷峻的面容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间事了,罢朝后,何玉轩慢吞吞地踱步去工部事,那桌面上堆积的文章虽然有些多,但是也在何玉轩的承受范围内。他低头整理着文书的内容,很快便留意到这些大抵都是落实好的事项。

做好的事物有所反馈,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何玉轩眉眼弯弯,似是有些高兴,他把这些文书给整理好了后,早晨便没有了其他的事情。

毕竟是春节间,工部其实没有太多的事情,例如华盖殿等这些修筑的事项又不必由他来负责,所以何玉轩算是比较轻松的了。

熬过了最开始艰难的部分,如今他每日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便能够处理所有的事项,随后的时间便任由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