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明土地

时间飞逝,开国已经数月。

深夜,热闹的皇城才寂静下来。东宫灯火通明,朱标独自坐在宫殿前的台阶上沉思。

郑三宝见太子有心事,站在身后默默守候着。

最近老朱已经提早的把封公加爵名单公布,这个完全就是历史上的模板。

不过对于朱标来说,谁封了什么,他都不在意,只要自己改革时别出来瞎逼逼就行,否则他们就是德不配位,找削。

李善长对刘伯温做了太子少师有些不满,这个朱标懒得去管他,自己挑刘伯温是为了更好的研究郭守敬王祯他们留下的那一套东西。

老朱骨子里重亲情,他对朱标选择刘伯温的事,只是发表了几句看法,也就由他去了。

朱标能亲自找自己要人,当爹的高兴还来不及。

自己这事老朱支持,朱标觉得自己肯定是欢喜的。

如今开国,很多的决策都是可以改变商量的。

唯独有件大事需要多考虑:

土地兼并问题。

因为牵扯太多,太复杂。

农业时代,土地兼并对帝制王朝而言,不是好事。

导致朝廷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减少,影响赋税收入和兵徭役体量。

大宗土地拥有者,还有可能变成地方割据势力,变成有影响的门阀世族。

历史上王朝兴亡和土地有密切的关系。

过程是:开国统一然后进行分封,接着贵族占地兼并,农民失地,天灾人祸,百姓造反,周而复始。

王朝初期少量人口、大量土地,人少地多。

太平盛世人口增多,土地开垦有上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渐减少。

强者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无数人没有田种,只好成群结队的变成谋生的流民。

如果这些流民有自耕地和粮食,就算爆发天灾瘟疫,也能降低部分危害。

但土地兼并了,灾难必然发生,王朝毁灭。

王朝毁灭,对人口有毁灭性打击,战乱导致土地抛荒,粮食减产,饥荒瘟疫袭击之后,生产力极低的时代根本无法抵御。

导这一规律的,则是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