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木秀于林(3)

汉鼎 南海十四郎 3791 字 2022-09-16

刘鼎正容说道:“在下乃是武将,既然是武将,那么一将功成万骨枯,杀人是少不了的事情。战场军功,歼敌为先。在下手上沾染的鲜血的确不少,既然有伤天和,佛家提倡慈悲为怀,却和我地理念大相径庭,是以在下绝对不在佛像前出现。”

殷红林疑惑的说道:“好古怪的道理。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正好用佛家的大慈悲胸怀,来化解你心中的戾气,免得被杀戮控制了你的理智。”

刘鼎冷冷的说道:“如此乱世,若在下的戾气化解完毕,在下也活不长久了。顾大帅一生慈悲为怀。下场却是如何?王老应该有目共睹。纵然王老觉得在下是吴元济、周文岱等辈,在下也不觉得内心有愧。扫把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同理。我若不杀人,周文岱等人也不会死亡。试问李雪夜入蔡州,又何曾不杀人?”

殷红林翻翻白眼。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王博脸色凝重,缓缓的说道:“刘鼎,你在大别山的所作所为,老夫都一一在目,虽是情非得已,但以杀戮为乐,终究不是王道。李雪夜入蔡州。乃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是为了天下苍生,所杀之人。皆是罪孽深重之辈,你怎么能够和他相比?”

刘鼎微微冷笑,却不吭声。

王博微微叹了一口气,声音苍老地说道:“将者,仁、勇、智、信、严也,非杀戮之功!”

刘鼎这才弯腰说道:“王老教训,在下铭记。这一点,在下已经意识到了,在下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嗜杀了。”

王博欣然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既然你不喜欢佛堂,我们就往偏房说话吧!”

一行人来到偏房,殷红林自己端来茶水,摆放在两人面前,然后自己识趣的走开了。

王博凝视着刘鼎,缓缓地说道:“你不在大别山,前来庐州,所为何事?”

刘鼎并没有隐瞒,老老实实的说道:“在下因为粮食而来。{第一看书}”

当下将霍山县缺粮的情况说了一遍。

王博其实对于霍山县的情况细节了解的十分详细,只是一直没有表露出来而已,毕竟在地域上,霍山县是寿州刺史管辖地范围,他这个舒州刺史对那个地方既没有权力也没有兴趣,于是不免问了其中的很多细节,刘鼎也一一照实回答了。王博现刘鼎并没有丝毫的隐瞒,原本绷紧的脸,也就渐渐地舒展开来了。不过,刘鼎是纯粹的武人出身,残暴嗜杀,使得他心中还是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刺,不能畅所欲言。

沉吟片刻,王博思索着说道:“十税一地政策,确实低了点,在此情况下,五税一或者四税一都是可行的。无税则五财,五财则无兵,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你在兵锋四起之际,尚且能念及百姓的生活,念及天下苍生,老夫闻言也甚为欣慰。”

刘鼎心中说道:“欣慰个屁,我正在后悔呢!都怪自己没有经验,没有仔细听取别人的劝告,随口说了个十税一,结果最后搞得自己都没有粮食吃,现在想要改口却又不是时机。”

嘴巴里却说道:“王老见笑了,在下初到霍山,除了打仗,对其他事务毫无经验。才会导致今日的局面。”

王博沉吟着说道:“霍山虽小,却也能威胁淮西军的侧翼,使得他们不敢全力南侵,对庐州、舒州地百姓来说,也是小小地助力。你完全可以直接求见老夫,请求在粮食上予以协助,为何不这样做呢?”

刘鼎内心说道:“我要是这样做了,你肯答应我才怪。”

嘴巴里却说道:“王老关心。在下感激不尽,只是在下经验尚浅,诸事不明,所以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

王博欣慰地说道:“如此说来,你我也是有缘,粮食地问题,老夫尽量与你方便就是了。只是你不得将粮食转卖,尤其是卖给淮西军,就算卖给清淮军、汉阳军也是万万不可。若是老夫知晓,你以后休想再从舒州输入半点粮食。”

刘鼎急忙说道:“在下省得。”

王博站起来。微微叹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老夫当日在三祖寺与你相见,就察觉你不是泛泛之辈,刘鼎,老夫问你,小小霍山可是你舒展才华的地方?”

刘鼎惭愧的说道:“王老夸奖。愧不敢当。霍山虽小,在下现在也没有完全打理得来。”

王博淡淡的说道:“大丈夫当志在天下。”

刘鼎明知道他开始抛出橄榄枝了,却装傻的说道:““在下久有报效国家之心,只是奸臣当道。处处碰壁,最后无奈在清淮军混了个职位,随波逐流。当今乱世。形势多变,说实在的,小子完全不知道出路在何方,若得王老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王博当然注意到了刘鼎的自称产生了变化,满意地点点头,慢慢的说道:“年轻人当有一番报国之心!”

刘鼎苦笑着说道:“小子当有报国之心。想我大唐昔日兵锋所指。东达海外琉球、日本,西过葱岭。威名远播黑衣大食、恒罗斯,观如今,藩镇四起,兵戈不断,民不聊生,人何以堪?河北又有胡人虎视眈眈,庞右、关中、河东、河北,皆是胡人出任节度使。那胡人铁骑,屡屡越过黄河南下,残杀我汉人。虽然我汉人之间颇有争斗,却也不必胡人插手……”

这些话正好戳中王博等文人的痛处,他脸色一紧,苦涩的说道:“罢了,不必再说!当今形势,唉……”

安史之乱以后,文人地位急促下降,皇室信任胡人武将,重用胡人武将,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因素。绝大部分文官都是大汉族主义者,对于胡人向来没有好感,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胡人,单单安禄山三个字,就足够汉室文人对胡人恨之入骨,只是他们手无抓鸡之力,无法对胡人施加制肘而已,其实在他们的内心,对胡人的痛恨,绝不在那些受尽苦难的百姓之下。

沉默。

寂静。

良久,王博才缓缓的说道:“当今乱世,谁也说不准将来。老夫看人无数,却看不透你。老夫欲重要你,却又怕遗害故里,若不重要你,又怕错过一个前所未有地机会。刘鼎,你叫老夫如何对你?”

刘鼎平静的说道:“王老不妨听其言,观其行!”

王博目光炯炯的盯着他,良久才说道:“然!听其言,观其行!”

微微沉吟片刻,王博说道:“你且在老夫府上权充押衙,随叫随到,能否做到?”

刘鼎挺直胸膛,朗声说道:“在下定不令大人失望!”

王博颔说道:“去吧!殷红林那里正有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情,老父就交给你去解决。去吧!”

刘鼎微微一躬身,退了出来。殷红林一直都在外面等候着,看到刘鼎出来,急忙靠过来:“刘鼎,你出来了?咱们走吧!”

他带着刘鼎转了出来,估摸着王博已经听不到他的说话,迫不及待的说道:“我舅父给你封了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