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这年没法过了(4)

汉鼎 南海十四郎 3154 字 2022-09-16

说来也是,号称最猛的邓天王,都曾经被李存孝活捉,至于孟绝海,更是被李存孝一脚从马背上踢下来,差点儿死于非命。整个宣武军的高级将领,对于李存孝的武力,都没有丝毫的异议。这也是为什么刘鼎在将李存孝掀翻下城墙以后,立刻震动整个宣武军的原因,实在是太让人兴奋了。

张归牟看着刘鼎的身影,敬佩的说道:“能够和李存孝对阵的,除了殿下,恐怕没有别人了。”

从宣武军转过来鹰扬军的这批将领,对刘鼎的称呼,和鹰扬军的其他人都不同,他们的称呼都是殿下。当然,这个殿下,并不是韩王殿下,而是当初的西秦霸王殿下。

朱有泪没有能够挑起话题,只好悻悻的说道:“这次李存孝要是来了,咱们非得叫他扑街不可。”

张归牟颇为忧虑的说道:“朱公子,不能轻敌啊!”

朱有泪轻蔑的说道:“难道突厥人能够骑马跑上九龙顶?”

张归牟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刘鼎故意离开长安城,又及时的将相关消息透露给突厥人,自然是想将李存孝吸引到骊山来,利用骊山的复杂地形,将突厥骑兵拖在这里。只要将突厥人拖在~山的附近,鹰扬军在其他的地方,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相信作为战役总指挥的葛从周,肩膀上的担子,也会轻很多。

如果只有李嗣源带队,恐怕是不会死死的盯着骊山的,他一定会派遣骑兵,袭扰各个地方的鹰扬军,切断鹰扬军的粮道,控制据点之外的所有地区,让鹰扬军只能在据点里面死守。但是偏偏是李存孝带队,刘鼎的小伎俩,就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如果说天底下谁和刘鼎的仇怨最深,恐怕李克用和朱温都比不上李存孝啊!

刘鼎泡了一会儿的温泉以后,就起来了,于是大家也纷纷跟着起来。

艾飞雨的身体不好,继续留在华清宫休息,其余的人,都跟着刘鼎到~山周围转转,视察防务工事。

负责值班的李积谷上来报告基本的情况。

李积谷原来是罡字营的团尉,后来调任旅贲军指挥使,是旅贲军的二把手。他是鹰扬军的老人了,素来稳重,见多识广,和张家兄弟配搭,却也挺合得来。旅贲军的战斗力能够快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李积谷的功劳,故张家兄弟对他也相当的敬重。

在旅贲军到达骊山以后,立刻在骊山设置了好几道的防线,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由于旅贲军携带有水泥,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自然是事半功倍。~山本来就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到处都是嶙峋的怪石,必要的时候,这些怪石也是可以作为武器地。鹰扬军用水泥和这些石头混合,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按照刘鼎的要求,驻守骊山地鹰扬军,已经做好了和突厥人肉搏的准备,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原来准备送往长安城的部分震天雷,都改运到了骊山,加上埋伏在石缝里地大型弩机,可以有效的阻挡突厥骑兵的进攻。

粮食是至关重要地,骊山的鹰扬军当然不会忽略,李存孝到来以后,肯定会尽最大能力,将刘鼎困死、饿死、冻死,因此,粮食问题绝对不能马虎。经过紧张的运输,~山上储备的粮食,至少能够满足两个月地需要。按照估计,在正常的情况下,李存孝应该不能支撑两个月的时间。

这次突厥骑兵的南下,是非常匆忙的,想必不会携带大量的粮食。葛从周已经下令在潼关以西,长安以东地所有区域,都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不给突厥人留下一星半点地粮食,甚至连草坡都要下令放火焚烧。这样的方法对于突厥骑兵来说,绝对是致命地,他们必须战决。

介绍完基本的防御体系以后,李积谷自信地说道:“属下不敢说一定能够全歼突厥骑兵,但是只要他们敢来,肯定可以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的!”

刘鼎等人顺着东山走到西山,将主要的防御工事都视察了一遍。

很明显,由于能够和刘鼎并肩作战,鹰扬军将士的士气都很高。旅贲军的大部分将士,都是来自山南东道,当地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落后,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山民。参军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在鹰扬军的奖励政策下,他们越是勇敢,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就显然刺激了最基层的士兵,他们都盼望着能够参加大型的战役,以立下更多的功勋。

刘鼎重点视察了旅贲军神机旅的部署。旅贲军神机旅指挥使乃是杨秀,是从罡字营调过来的。震天雷是鹰扬军最大的秘密,一直都是鹰扬军的骨干人物在掌握使用。根据杨秀的说法,他们储备的震天雷,足够让突厥人喝一壶的。

居高临下的投掷震天雷,可以更好的控制落点,同时,由于居高临下,杨秀也可以更加详细的观察到突厥骑兵的攻击重点,从而调整震天雷的使用密度,

击突厥骑兵的攻击势头。突厥骑兵想要进攻~山,战马,变成步兵来使用,这样一来,震天雷就是他们最大的克星。

这时候,令狐翼前来报告,在骊山的东北方,出现了突厥骑兵的斥候,极有可能是李存孝和李嗣源来了。鹰扬军众人都下意识的转头看着东北方向,心想,突厥人来得真快啊!

刘鼎淡淡的说道:“来的够快的嘛!走,我们上去看看!”

他们走到骊山的最高峰九龙顶,站在岩石上,举起单筒望远镜,向东北方看去,果然,望远镜里面出现了多个突厥骑兵的斥候,他们的身上,甚至还带着雪花。战马呼出的热气转化为白雾,在望远镜里面同样清晰可见。毫无疑问,这些突厥斥候,是赶了很长的道路,长途跋涉赶到骊山脚下的。

“是李存孝的部下。”张归厚语调低沉的说道。

没有人询问他凭什么断定这些突厥骑兵是李存孝的部下而不是李嗣源的部下,毕竟宣武军和突厥骑兵交战多年,双方都非常熟悉,从某些不起眼的细节,就能够判断出敌人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