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原君并不上当:【统一算归统一算,当下结是当下结。】其实主要还是原君改变主意了,他过去看池宁的眼神,是这个人类有点意思,现在嘛……

是在看自己所有物的眼神。

池宁亲口答应他的!

他认真了,池宁就别想跑。

池宁轻叹了一口气,他觉得原君这是进化得更加聪明,不好哄了。幸好,原君的脑回路还是植物的脑回路,他也不介意在梦里变成树。一开始确实感觉怪怪的,但习惯了,倒也能找到趣味就是了。

池宁最近甚至研究起来,到底是他和原君分别变成了一棵树的不同枝丫,还是他变成了原君的一部分,亦或者原君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真的不是他这种凡夫俗子一时间能够想通的。

【成,一月就一月。】池宁并没有讨价还价。

原君因这份痛快而美滋滋,四舍五入,他们这就是两情相悦了呀!对一棵动了凡心的树来说,在起步阶段,真的不能要求太多:【王家大娘是王洋弟弟的亲孙女。】

王洋读书时,家里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破落户。去县里学堂的名额有两个,但家里在东拼西凑还欠了一些外债之后,也只能缴得起一份束 。父母一夜没有合眼,最终还是咬牙,对王洋说,你是老大,你把机会让给弟弟吧。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王家的两个兄弟里,弟弟要更加聪慧一些。

但最后,在王洋全家徒步几十公里,把弟弟送到县里的学堂门口时,弟弟却哭闹着把唯一的机会让给了同去的哥哥。弟弟说他虽有些小聪明,却并不爱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还是哥哥当上举人老爷的概率更大,那他为什么不让出来呢?

弟弟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什么吗?他知道,只是比起所谓的改变阶级命运的唯一机会,他更重视眼前的哥哥。

王洋在学问上,真的不算一个聪明人,但他比谁都刻苦,发了狠地读书习字,不想对不起弟弟对他的一番成全。

幸得老天垂怜,在经历了一些磕绊之后,王洋终还是不负所望,进京考上了三甲,入翰林院,成为了有资格入阁的庶吉士。王洋当了官之后才发现自己擅长的其实是庶务,他也是通过这一手走上的人生巅峰。

这是王洋腾飞的起点,也是他弟弟意外去世的时间。

弟弟的早逝,给王洋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还不曾让弟弟过上好日子。不幸中的万幸,弟弟留下了一个儿子,让王洋得到了稍许慰藉。当时不巧,正值王洋外放为官,他便没有把侄子接到身边,只让他就这么一直在老家陪着祖父母,过着清闲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