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静王和念平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念平帝只是想要一个表面上的好名声,他的克己复礼,他的所谓帝王仁义,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有错的只能是别人,不能是自己。而静王,也许他的本性也是自私的,但至少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有让他努力去当一个“无私”的人,这与他的本性相违背,起了极大的冲突,才会造成今时今日的惨剧。

也因此,在让念平帝和静王后悔痛苦上,池宁用的手段虽然都是以嘴遁为主,但杀人诛心的切入角度却有着极大的不同。

让静王意识到他其实是个怎么样自私自利的人,才是最好的打击方式。

先让静王意识到静王妃为他牺牲了多少,再提醒他,在你后悔王妃之死的时候,真正最对不起的其实是你的弟弟天和帝,但你却根本没有想过他。

这样的你,配称为人吗?

你不配。

很明显的,比起憎恨念平帝,池宁更恨的肯定是静王,因为他的师父张太监便是死在静王手上。念平帝和池宁的仇,顶多就是念平帝一直在为难池宁,以及想要除掉池宁,这只是池宁与念平帝之间的私人恩怨。静王就不同了,他欠了池宁不止一条命。

“在想起先帝的时候,不妨也想想其他无辜丧命于您之手的人 我的师父,兰大人,赵大人……那些不只是一个个写在纸上的名字,他们都曾是活生生的人!”

这些老一辈的太监,不仅无辜被杀,还要背负历史骂名,这样对他们就公平了吗?

“您夜半时分,真的能安寝吗?”

问完,池宁就拍拍手,起身准备离开了。

“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仅代表自己,永远不会原谅您的所作所为!”

静王在最后池宁即将离开之前,才总算是意识到了什么,靠近栅栏,对池宁大声喊着问道:“别人?什么别人?是不是阿恒?你这么说,是不是看到阿恒了?!”

静王妃的执一直跟在静王身边,那么静王理所当然就会想到天和帝其实也在,只是不愿意现身。

池宁回了天和帝一个“你猜啊”的眼神,然后便真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不管静王在身后怎么呼喊、询问:“求求你,告诉我,阿恒到底和你说什么了,你不能这样,你……”

你这是要让我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