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伊朗石油

香港从1949开始 古龙岗 3180 字 2022-09-18

“这只能说明我太幸运了,或者是因为我没有太过自恃一个大财团继承人的身份,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傲气,所以才会赢得了这个机会。”劳伦斯得意地笑道。

“因为不骄傲,所以有机会?”

“是的。”劳伦斯扫了几个人一眼,又是微微一笑:“当然,这也要感谢我们美利坚的那些将军和大兵,尤其是麦克阿瑟、李奇微,还有克拉克,哦,还有沃克中将、范弗里特中将等等,这一大批‘伟大’的军人们!”

“伟大?他们在朝鲜并没有打赢,有的,不,应该说他们这个整体在一个贫弱的国家面前打了败仗!”另一个人皱了皱眉。

“你太苛责他们了。我们的对手显然要比想象的要强大的多。而且,李奇微他们确实没有失败,只是没赢而已。”又一个人辩解道。

“所以我才会高看那些中国人一眼,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能在中国人那里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劳伦斯张开双臂,仰望着天花板,大声笑道。

“中国人?”削瘦男子看了他一眼,“怪不得你前段时间要我们帮忙攻击麦卡锡……你说的这个中国人,肯定就是那个张力,是吗?”

“当然。”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哈哈”一笑,“比尔,你一向都是这么睿智!”

“那我想知道,那个中国人到底送给了你多少利益,居然能够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动用了这么大的精力,甚至还把乔治马歇尔给请了出来,哦,还有罗斯福夫人。”削瘦中年人,也就是比尔轻轻地摇了一下头,“而且,我也想明白,你又是怎么说服了埃德加福佛?那个家伙居然会对你的这些所作所为没有任何反应,任由麦卡锡被打得这样焦头烂额,马上就要被推倒在地,成为一坨任何人都不愿意靠近的东西……这也让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奇怪。”

“埃德加福佛的事情与我无关。”劳伦斯笑了笑,“或许是他也觉得麦卡锡闹得太凶了,并且已经开始危及到了他的地位……非美调查活动小组几乎无处不在,这其实已经等于是触犯了联邦调查局的权力范围。那个基佬儿对自己的地盘儿看得比谁都紧,这我们都知道。……至于那个中国人,他告诉我,他在中东的科威特已经发现了很多油田,这些油田如果开发出来,至少可以提供每天十几万桶石油!”

“这不可能!”黑西装男子冷冷一笑,“科威特确实不大。但正因为如此,想要在那里进行勘探并不难,如果他能发现,英国人早些年就应该发现了。而且,根据我知道的资料,海湾石油公司和英伊石油公司合股创立的科威特石油公司在十几年前在科威特发现了一个特大油田,这还不算,他们还拥有在科威特全境长达七十五年的石油开采权。那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插得进手去?”

“呵呵,你知道的我也知道。但是,科威特石油公司虽然拥有科威特全境七十五年的石油开采权,可这并不等于说科威特不能再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领土开采石油,不是吗?”

劳伦斯微笑着说道。身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当然知道同行业的其他巨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科威特石油公司的来历很简单,不过就是英美等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纠纷罢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进行了“分赃”。1921年,它们调整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股权分割,把美国排除在外。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的旗帜,向英法施加压力,逼迫英法把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资源向美国开放。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牵头,串联了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等五家,组成“近东开发公司”,挤进伊拉克石油公司,抢到了2375的权益。它们打成了“红线协定”,规定凡在“红线”规定的原奥斯曼帝国的范围内,任何一家不得单独取得石油租借权,要干就“集体行动”,把伊拉克石油公司变成一个集团。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姆斯搞到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石油开采特许权,他那个“辛迪加”自己无力勘探和开发,就到美国去兜售。新泽西标准石油等公司对它不敢兴趣,找到海湾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正要向海外扩张,即用5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1925年。此时,海湾石油公司是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成员公司,受“红线协定”的约束。海湾石油公司去动员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其他几家,想拉它们合伙干。伊拉克石油公司中影响最大的是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它的总地质师认为,巴林缺乏波斯(伊朗)和伊拉克这样的地质构造,不会有油。因此,英波公司反对去巴林。

海湾石油公司既不能自己干,只好于1927年把巴林特许权转让给了加利福利亚标准石油公司,收回了5万美元。海湾石油公司留下了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因为霍尔姆斯同科威特酋长私交甚好,酋长请他去找油。科威特又不在“红线协定”范围内,海湾公司就聘请霍尔姆斯作为他在科威特的代表。科威特当时是英国的保护国,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但是英波石油公司并没有把海湾公司要进入科威特当一回事。这是因为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位瑞士地质家去科威特,认为科威特没有好的储油构造,没有油气远景。英波公司的地质家们迷信专家,也认为科威特找油没有希望。

但是英国政府不干。它不允许美国人闯进他的地盘。它宣布,只有英国人的公司才可以在科威特找油。海湾石油公司于是向美国政府求援。美国国务院于是同英国交涉,要求门户开放。英国则顶住不放。1932年3月,海湾石油公司的老板安德鲁梅隆出任美国驻伦敦大使。

当时梅隆家族拥有海湾公司14股权。他既是美国政府官方代表,又是海湾公司的利益代表者,集官商于一身,不遗余力地同英国政府交涉,迫使英国政府让步。1932年4月,英国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放弃了英国国民章程条约。因为英波石油公司董事长卡德曼告诉英国外交部,他不稀罕科威特。

1932年6月,巴林出油了,这一下就让英波石油公司动心了。既然巴林有油,科威特也可能有油,决不能把科威特白白让给海湾石油公司。于是,英波石油公司也去找科威特酋长,要求取得石油租借权。大酋长一看两家争夺,正好坐山观虎斗,就提高了“价码”。英波公司得到英国政府向美国政府退让的信息,也意识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便与海湾公司接洽,双方同意联手开发科威特的石油。1933年12月,组成双方各占50的科威特石油公司。1934年3月,英国政府批准了这家公司。

科威特此时正值经济困难,酋长需要钱。而且酋长生英国政府的气,在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领土纠纷上,它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有力支持。他于是想引进美国公司,可以借助美国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但又不能完全摆脱英国,离开英国的保护,因为它随时可能被周围三个邻国欺负。现在英美两家公司一齐来,正好!1934年12月23日,科威特艾哈迈德酋长同科威特石油公司正式签订了石油租借地协议,授予科威特石油公司为期75年在科威特全境找油和生产石油的开采权。科威特公司签字后,即付给酋长35700英镑(约179万美元,在发现石油前,每年给科方至少7150英镑(约36000美元);发现石油后,科方每年至少可以拿到18800英镑(约94000美元))。

海湾石油公司负责科威特石油公司的日常经营。它立即派出地质家和钻井队前去勘探。头两年并不顺利,一连钻了几口干井。1938年,时来运转,科威特石油公司找到了布尔干特大油田,至于伊拉克,海湾石油公司拿到巴林特许权后就退出来了,把它的股权转让给了新泽西和纽约的两家标准石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