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钦犯来历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1596 字 2022-09-18

顾青宁愿皇甫思思是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在逃犯,对他来说可以轻易抹掉,可是皇甫思思说的“韦坚案”却是典型的朝堂争斗的政治案件,这可就是大麻烦了。

“韦坚案”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的说,皇甫惟明在天宝六年之前是河西节度使,与当时的刑部尚书韦坚交情甚厚,而韦坚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太子李亨的大舅子,毫无争议的太子党。

与韦坚交好的皇甫惟明当然也是太子党。而当时的朝堂局势是,李林甫是右相,权倾朝野,当时的相权正在狠狠打击东宫,双方在风平浪静中却闹得腥风血雨,各自磨刀霍霍,等待将对方一击而致命的机会。

天宝五年底,皇甫惟明入长安朝贺,这个缺心眼的干了一件让人很无语的事。

他当面向李隆基建议,说李林甫不适合当宰相,不如让韦坚来当。

未经历过权力斗争的残酷,永远不知长安朝堂的水多么浑浊。皇甫惟明就这样不知死活地向李隆基提了这个建议,然后喜滋滋地出宫欢度新年去了。

风声自然瞒不过李林甫,于是李林甫暗暗记恨上了皇甫惟明,等待报复的时机。

时机很快到来。

新年刚过,天宝六载元宵节,皇甫惟明又干了一件不知轻重的事,他与韦坚相约逛长安,赏花灯,两人像一对结束多年异地恋的好基友一般勾肩搭背,逛遍了半个长安城。

于是李林甫终于抓住了时机。

元宵节过后,李林甫发动杨国忠,王鉷,吉温等人上疏参劾皇甫惟明和韦坚,参他们的罪名是“私结边将”。

韦坚是刑部尚书,皇甫惟明是河西节度使,这个罪名可谓实至名归,对李隆基这个多疑的帝王来说,朝臣私结边将是绝不容许的,于是韦坚案由此爆开,表面上是私结边将的罪名,实际上李隆基的矛头是直指太子李亨,针对李亨的理由很粗暴。

朕只要活着一天,你永远只能是太子,别想冒头。

此案涉及的不仅是韦坚和皇甫惟明,很多东宫属臣和朝臣亦被牵连其内,被李隆基问罪者多达数十人,作为此案的直接当事人,韦坚和皇甫惟明在坐实了罪名后马上被赐死,家眷被抄斩。

顾青没想到在这座边陲小城里居然能遇到皇甫惟明的女儿,更要命的是,边令诚居然知道她的身份来历。

顾青突然发觉自己找了个大麻烦。

“我们……可不可以当作从来没认识过?”顾青看着皇甫思思啜泣的脸庞,干巴巴地道:“你继续当你的客栈掌柜兼朝廷钦犯,我呢,继续做我的节度使,在龟兹城相遇时彼此擦肩而过,不必招呼更不必微笑……”

“那啥……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必说抱歉,这词儿真美,我可以唱给你听,听完咱们就散伙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