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踏舞秋岩意未浓

武林客栈 步非烟 3267 字 2022-09-18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iddot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言:“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之前的殷商卜辞有云:“庚寅卜,贞,乎品舞,从雨。”之中的

“品”据考证,就是蹴鞠之意。到了汉代,蹴鞠还被列入兵家,附会为

“黄帝所作”,演成二十五法。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便是一名蹴鞠的好手,麒麟子有云:“斗鞠新丰里,争喧皆酒徒。”即此谓。

三国时候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也很喜欢这些顽艺。《魏略》记载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又言孔叔林好蹴鞠,太祖爱之,每在左右。唐时蹴鞠盛行于朝野。杜甫有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间。”蹴鞠深受太宗、玄宗、文宗、僖宗的喜爱。

传到两宋,更成立了很多专事蹴鞠的

“圆社”,大权臣高球便是因之得名复得势。然而就是因为唐宋两朝玩物丧志,这些小术便渐为有识之士不齿。

明代蹴鞠之风已杀,虽仍或偶见,却大多限于闺阁及浮华子弟玩习,方正之人,往往见之侧目。

大约武林中人,是看不起不会武功的凡夫的,这正如读书之人看不起商贾百姓一般。

于这蹴鞠一事,就尤为明显。

那人淡淡地笑着,道:“因为近客从来不到这后山来。”

郭敖追问道:“为什么?”

那人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七年来,我没见到一个外人。”

他的脸上显出一丝落寞,七年,只有一个人在这山里,那会是什么样的凄凉?沈青悒想不出来。她只知道,若是换了她,只怕连一年都呆不下去。

但那人仿佛并不觉得特别难受,他的笑容仍然那样清淡,仿佛在说着别人的事情。

郭敖的心却是铁的,根本无动于衷:“七年来你都住在这里?从没有出去过?”

那人说了句很怪的话:“我叫柏雍。”

郭敖知道他必有用意,便不追问,等着他说下去。果然,那人缓缓道:“若是我出去了,你会没听过我的名字?”

这是句很骄傲的话,但他的语气却极为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人人都能看得出来的事实。

奇怪的是郭敖也点了点头,道:“你这手奇门遁甲的功夫,江湖上的确罕见。”

柏雍微笑道:“仅仅是罕见而已?”

郭敖也不去回答他,反问道:“既然七年没有外人来过此地,你又在此做些什么?”

柏雍道:“我若不在此,就不会这些奇门遁甲了。”

他这句话也说得很古怪,但郭敖听懂了。奇门遁甲不但是罕见的功夫,而且威力极大。威力越大的功夫,便越难修习,当然便需要静心,这里无疑是最佳的场所。

郭敖注目着他,仿佛要从他清俊的容颜下看出点别样的秘密来。他突然冷冷一笑道:“只练习奇门遁甲么?不学人家啸歌?”

这一问凭空而来,莫名其妙,沈青悒忍不住一怔。

而柏雍脸上笑容不减,道:“清歌可娱佳怀,偶尔我也会唱那么几句的。”郭敖便不再说话。

沈青悒突然之间,就觉得这小屋内的气氛变了。方才是红泥火炉,水沸蟹吐,很怡人的气氛,现在却一变而有了秋之肃杀,冷森森地直刺入人的骨髓中。

郭敖跟柏雍微笑相视着,他们的眼神都很淡漠,但沈青悒只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从两人身上升腾起一股无形的压力,迅速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展开。

柏雍眼睛若有意若无意地看了沈青悒一眼,笑道:“看来两位佳客都对喝茶没什么兴趣。”

郭敖淡淡道:“我喜欢喝茶。”他突然提起那火炉上的茶壶,送到嘴边一阵喝得精光。那水烧得透开,壶外面一片赤红,郭敖却丝毫不觉,道:“但是有茶没水,我就没有兴趣了。”

柏雍道:“既然有茶没水,那两位且等我一会。”

他也不等郭敖两人说话,起身飘然走入内室。郭敖目注他的背影,脸色渐渐凝重。

沈青悒悄悄道:“他是天罗教的人?”

郭敖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只是觉得他很像一个人。”

沈青悒道:“什么人?”

郭敖忽地又摇了摇头,道:“这人你也见过……却又有些不像。”他皱起眉头,仿佛想到了一个难题,心下犹豫不定。

沈青悒笑道:“这个好办,一会他出来了,我们想办法试他一试。”

郭敖沉吟道:“怎么试?”

沈青悒道:“你不是号称剑神么?跟他比剑!一个人面貌虽可能改变,但武功却不可能变的,尤其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你就要将他逼到这一步!”

郭敖目光闪动,显然也被沈青悒说动了。他突然打量着四周,道:“这地方我总觉得有些诡异,你且小心些,不要一会着了他的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