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城周边就开始有人抛售土地,因为朝廷已经正式下旨全国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这件事由南容时珠和南容时璃负责。希望农场的农事专家们会被派往全国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指导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工作。土地的价格在跌,永安帝派张弦秘密收购土地。永安帝现在手里不缺钱,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地主,他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更多的土地拿在自己的手中。

地价下跌,很多靠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户们就没了活路。紧接着,内阁下达皇帝的命令。京城及周边开始修建水泥马路,招收农工。户部也下发了通知,招收两千名矿工。兵部准备扩军,第一批预计扩充十万兵卒。工部招收一万名农夫修运河,一万名农夫修水坝。而玻璃厂、水泥厂、新开的窑厂……很多朝廷的直属部门都要招收农工。那些无地可租种的农户们很快就有了另一份谋生的渠道。而那些本想以此逼迫朝廷改变政策的大地主们不仅没有人再租种他们的土地,他们自己因为土地无人去种,只能继续卖地。而朝廷的很多官员因为有参股,尽管家族中的土地价格降了,但他们本身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提升,所以没有强烈反对朝廷的土地政策和土豆、红薯的推广种植。而且他们也清楚,如果他们阻拦陛下,不仅不会得好,还会断了自己的财路,现在不知多少人盯着海事司,盯着海事司已经派出去的远航大船。海事司可还没上市呢。

永安帝派了一批官员前去接管南粤,原来南粤的掌权者全部作为附庸,南粤要彻底掌握在俣国的手里,而不是又如之前那样,由他们自己的头领掌管,最终脱离俣国的统治,自立为王。秦粟暂时留在南粤,稳定局势。潘北谷、秦忠义和吴绍王先行回京。

俣国的版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再次扩张,国内的经济、民生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有损,反而蒸蒸日上。朝廷上,因为林燮山、史玉、年庆等人对皇帝的支持,以及因为他们知道一些内幕而更加坚定跟着皇帝走的决心,朝中也是一派欣欣尚荣。永安帝的心情有多好可以想见。

在这一派朝气蓬勃中,户部尚书年庆在澜渊阁却有点心事重重。韶平秋见他进进出出十几次了,忍不住问:“大司农,您这一早上的焦躁难安,可是家中有何事?”

年庆看着从隔间走出来的韶平秋,烦闷地走到椅子前坐下,韶平秋在他身边坐下,问:“大司农有何烦心之处?”

海士璋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也走了出来。内阁今日就他三人。

年庆让屋内的闲杂人等出去,重重叹气道:“距陛下上一次选秀,这三年期可要过去了。”

他这话一出,韶平秋愣了下,然后不吭声了。刚走出来的海士璋下意识地捂住脑门,转身就往隔间走,身后年庆喊他:“阁老!您也来出出主意啊!”

海士璋摇头,身后仿佛有恶狼追:“老夫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然后无情地进屋,关门。

年庆放下尔康手,看向韶平秋。韶平秋:“大司农是准备上奏?”

年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难地说:“三年一选秀,是户部之责。某身为户部尚书,职责所在。陛下那边一直未有明旨,某总需去提醒一二吧。”

韶平秋隐晦地说:“这……若有新人入宫,怕会扰了 的清净吧……”哪位 ,不需明说。他们这些人谁都清楚圣上是多么忌讳有人扰了 的清净。而且,国公、吴绍王他们肯定不愿意看到有新人入宫。特别是史玉这位 的铁杆忠心者,韶平秋都能想到户部一旦提出选秀一事,史玉就敢当场跟年庆对着干。不过这些话韶平秋就没说了,因为他清楚年尚书绝对也明白这一点。

年庆:“某自然也怕若有新人入宫,会扰了 的清净,可……职责所在,职责所在啊……”

韶平秋:“既是职责所在,大司农如实上奏陛下,由陛下定夺便是,何至于如此为难。”

年庆头疼地揉揉额角,直言:“某怕被打(群殴)啊!”

韶平秋:“……”

年庆也没说他怕被谁打,唉声叹气。韶平秋想想,低声:“此事不若让秦王去问问?”

年庆回头看他:“秦王?”

韶平秋:“秦王时常要去奉天殿,秦王与陛下闲聊的时候,让秦王随口问一句。”

年庆的眼睛亮了,抓住韶平秋的胳膊:“柏采,你可要帮我啊!”

第227章 嚣张跋扈传国外

“陛下,秦王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吧。”

永安帝从奏疏中抬起头来,张弦立刻上前斟满茶。

秦王进来,身后跟着他的贴身寺人。秦王道:“父皇,儿臣来送新绘制出的海图。”

永安帝闻言大喜。张弦上前接过放着海图的盒子,送到龙案上。永安帝问:“你顺母父呢,可有歇着了?”

秋猎回来后卓季就搬回翔福宫去住了。秦王也是从翔福宫过来的,说:“儿臣从翔福宫出来时,顺母父说要去皇祖母那儿吃下午茶。”

永安帝很满意。

秦王:“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奏。”

永安帝:“何事?”

秦王:“父皇,宫中三年选秀已至,年尚书为此事苦恼不已,舅舅便与儿臣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