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脸上笑容多了起来。要是天下女子都受到了女儿恩惠,那即便大昭倒了,继任者怕也不敢轻易将女儿扳倒。

“嗯,你这想法好。为父现在也无事可做,晚点也去帮你打听下海贸的事。钱的事你莫担忧,你那不够,我这儿还有。”

左玉被吓到了。

什么鬼?这个自私自利的人怎一下大方起来了?可办女校又有什么利可图的?他到底在想什么?

左玉望着左林,忽然感觉自己有些自大了。自己对于这个父亲了解的还是太少了。起码,现在他想做的事,自己是真看不明白啊!

“这平家女子也不能只学手艺。”

思路打开,左林的话也多了起来,“这四书五经也是要学的。这人啊,要不懂点圣人的学问那举步艰难。你看摘幕篱的事,如今报上打得火热。那些能上报反驳的,哪一个不是贵家千金?而且是家人请了西席细心教导的那种。要是肚里没点墨水,哪能引经据典地对骂这久?玉儿啊……”

左林起身,拍了拍左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要教就都教,不要吝啬。世间女子不易,你身为女儿家理应多帮她们一些……”

鸡皮疙瘩起来了!左玉觉得心底发寒。看着自己爹的眼里也带上了审视。

被换芯子了?不然一个封建土著忽然说出这样的话很奇怪啊!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左玉瞪大眼,左林略有些得意。女儿遵圣,自是敬佩有德行的人。见自己也能让女儿震惊了,他那点身为长辈的虚荣感一下就上来了。

“莫要这样看着你老爹爹我。”

左林道:“你爹爹我从来不小觑女子,在我眼里只有‘有用之人’和‘无用废物’两种人。故而,为官这多年,但凡有进取的,你爹我都会帮扶一把。等你学堂开了,敢来上学的女子那就是有进取心的!既然来了,那就得好好教!你开女校,非议之人颇多,你就得把这事办好看了,办漂亮了,狠狠反击那些俗人!”

左玉回家了,是头顶着“震惊”回家的。

左蓉、左柔的婚事不用担心了。左林已经松口了,不会再看门第,只要张氏、孟姨娘满意就行。

但是左林忽然对女校上心着实让她有些在意。但她思来想去的,把脑袋都想疼了,都想不出左林是想做什么,这到底有什么东西好给他图谋的?

第87章 内卷

年关将近,一场初雪拉开了辞旧迎新的喜悦。

许真有国运一说。这两年,大昭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因着高产物种的普及,大昭百姓今年都觉得日子比以往好过了许多。在京郊的农户,感觉变化特别大,特别明显。

左玉将各种技术教给他们后,他们的收入有所增加,今年过年也能置办得起棉衣、鱼肉这些了。

自送了灶神后,京城的商家明显感觉到生意好了不少。不少农民进城,哪怕买的东西并不昂贵的,但架不住人多,生意明显比往年又好了许多。

户部的官员这几日都未回家,都在算账。去年,在天子的支持下,由王德清牵头,派遣大量官员下地方,检查纳税。那一年,左玉将折算率的事告诉天子后,经过几年走访调查,诸臣的努力,终于按地区定出了标准的折算率。

折算标准直接挂在各地衙门外,去年起就有京官巡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腐败。120官流放,前车之鉴不远,哪怕有心思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伸手,毕竟,上面现在盯得严了。

澄清吏治,优化组织管理后,于朝廷来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税银变多了。

折算率明码标价后,老爷们可操作的空间没了,而随着《左氏农学》的传播,各地农户收入都有所增加。有钱了,多少总要消费点,如此商户生意也好了起来。去岁,天子将商税也改了。

流动摊贩免税银,商铺、商行按收入的多寡进行阶梯收税。此举,天子自是要招来一些非议的。不过天子也不在乎。这税率并不高,至多也就是十税一。而想要交这个税,不是大商贾还不行呢!

北契新帝颇具雄心,经过几年整顿,已将北契各部族势力统一了起来。他们统一了,那就意味着大昭又危险了。当今天子也是雄主,自是能看到这点。

这几年,他看着左玉怎么打理农庄,怎么办作坊,怎么将东西大批大批卖出去,他便慢慢明白:土地所产出的东西是有上限的。与其将眼珠子盯着土地,不如盯着商道这一块。

于是重新修改商税,海贸那块的税率也重新定制。这般一搞,效果明显。大昭实行两税制,商税亦如此。今年上半年,盘算下来,就上半年的税银就比往年翻了整整三倍。可预见的是,只要这样搞下去,那么离着收复祖宗失地也就不远了!

北契人的那些地盘他没兴趣,但云州素来都是汉家之地,这必是要收回的。且云州不收回来,大昭将永远处在北契的阴影下。无它,失了云州等于失了屏障,北契南下过来全是平原,若不是有大江阻碍,根本不敢想那将是什么结果。

打仗就是烧钱,所以被人骂又怎么样?等收复了云州,一切骂声自消,自己在史书上依将是明君。

百姓并不知天子的盘算。他们只知日子好过了,且姬君又将小麦的产量也提升了。明年,京郊许多人都可以分到一些种子了。小麦啊,那可是好东西!那土豆发芽了有毒,那红薯吃多了涨肚,玉米倒不错,不过脾胃虚弱的人也不能多吃。

这人嘛,就总有追求的。能吃饱了,自然就想吃好。要是小麦真有那么高的产量,村里人再凑钱买一台脱谷机回来,那以后天天吃汤饼的日子得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