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穷途 扶子不好吃 1887 字 2022-09-18

又忙了一周之后,杨家菜园里种的蒜苗终于熟了一茬。

杨奕钦和封霖晚饭前的必要活动,就是去菜园子照看里面的蔬菜,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条件有限,他们只能弄出简易的蔬菜大棚,靠太阳光照在倾斜的透明厚重塑料布上,来勉强维持大棚内的温度,和真正意义上的温室大棚相去甚远。

他们给菜地烧水、施肥料时小心翼翼,终于迎来了第一波丰收的喜悦。

蒜苗属于抗寒抗冻的植物,但处于寒冷季节生长速度也会随之减缓。采收时不能连根拔起,只要保证阳光充足和施肥浇水适宜,割了之后还会重新长。一般环境适宜、生长稳定的蒜苗,可以在二十到二十五天的时候收头刀,再隔十五到二十天收第二刀。

但他们显然没有最好的生长环境。

菜园里的蒜苗早在还没下雪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稳定后足足长了两月余,才堪堪长到了可以食用的地步。

确定蒜苗可以收获的时候,杨奕钦喜不自胜 他们终于有新鲜蔬菜可以吃了。

虽然家里的地窖储藏了一批秋收的蔬菜,但为了便于保存防止腐烂,大部分都陆续做成干菜和腌咸菜了,用来炒菜的蔬菜也多被腌制过,没有新鲜蔬菜的清甜。

杨奕钦和封霖奉母之令,拿着镰刀收菜地的蒜苗。

封霖挥惯了斧头,偶尔也会用镰刀收割丧尸的头颅,但他从来没有用镰刀收割过蔬菜。因此,他挥动镰刀的姿势格外僵硬,镰刀的刀刃朝向蒜苗的根部,来来回回调整了无数次方向,都没下去手。

杨奕钦被逗乐了:“快、狠、准,放心大胆地割就完事儿。”

说完,他就示范地割下了自己眼前的一茬蒜苗。

封霖郑重点头。

“好。”

随后,就缓慢地、慎重地割下了一把青色蒜苗,镰刀切断蒜苗的根部。割完之后,他反手摊开了手中的植物,认真观赏了片刻。

“不用这么小心,别伤到根部就行。”杨奕钦打趣道,“分得清蒜苗和大葱吗?”

封霖抿唇:“以前不能。”

杨奕钦轻笑:“我以前也不能,还有韭菜、麦苗之类的植物,我外公喜欢植物,包括蔬菜和药材在内的所有植物,专门挑时间让我好好认了一圈。”

话音刚落,他已经连续割下了好几丛蒜苗。

封霖渐渐上了手,但神色仍旧谨慎,比割断丧尸头颅的时候更加认真。

他们之前帮助北市幸存者基地掰过玉米,但掰玉米和收割蔬菜感觉上还是不太一样,这些蔬菜经过他们一家人每日的精心照料,好不容易才成熟。

况且,杨父和杨母对蔬菜的情况十分上心。

因此杨奕钦能理解封霖的谨慎。

杨奕钦将收割好的蒜苗放到篮筐里,说:“很多年没试过自己收获蔬菜了,我小时候常常做这种事,长辈一夸我我就更加上头了。”

闻言,封霖收割蒜苗的动作更加小心。

此情此景,似乎他也参与到了杨奕钦的过去一样,时间的流逝令人无比珍视。

封霖看着手里的蒜苗,自言自语一般说:“你小时候一定很可爱。”

杨奕钦:“……”

看着蒜苗说这句话,场景十分微妙。

两人很快就将后院里的蒜苗全部收获,几个篮筐被装得满满当当,收获颇丰。

杨奕钦掂了掂重量,语气叹惋地说:“可惜我们后院的蔬菜种子,大概都要浪费了。”

封霖左右手各拎起两个篮筐:“如果李荞照料得好,应该也能有一点收获。”

他们离开之前,将房子的钥匙给李荞和王彻各留了一把,让他们偶尔看看家里的情况,可以随便取用家里的物资。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照料一番后院的菜地,照顾的好了,说不定能让他们在冬天有新鲜蔬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