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穷途 扶子不好吃 2161 字 2022-09-18

杨奕钦朝他们挥了挥手,让他们稍等片刻,小朋友们果然乖乖听话。

封霖将准备好的A4之递给了杨奕钦。

杨奕钦笑着接过。

“谢谢。”

随后,他打开了纸张,面朝前方围成一圈的幸存者。其实他已经记住了会议的内容,之所以要准备书面的东西,是为了贴在庙口,方便村民反复观看。

“大家新春快乐。”杨奕钦笑了笑,“今天是三村安全区的第二次全村动员大会,又是我站在跟着跟大家沟通咱们安全区日后的发展,我反正是习惯站在这里了了,大家如果还不习惯看见我,可以多看看我这张脸。”

幸存者全都哄笑。

“我这多看几眼啊,发现咱们钦钦长得就是标致。”表姨笑着大声说,“要不是有对象,搁在末世前那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小姑娘们争着抢着要看的人。”

发小杨根波大笑附和:“他小学就吸引小姑娘和小男孩。”

又有不少村子里的长辈佐证这个说法。

杨奕钦倒是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因为他从小到大被长辈们调侃惯了,早就形成了免疫。他只是淡笑着看大家开玩笑,等所有人都笑过了,这才缓缓勾唇:“感谢父老乡亲的肯定。”

杨母站在下方,又气又无奈地看向他。

杨奕钦朝杨母眨了眨眼,便继续说:“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今天这场三村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件,第一件事相信有孩子的人家已经听说过了,那就是村里临时学校开课的事。”

这件事村子总是反复跟人念叨,所以大部分人都有一定印象,就算全然不知道的人,也明白教育和传承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总不能因为一个末世,让子孙后代再也不识字、不识数。

“国家安全区的人一直在提倡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进度放缓,但绝对不不能不做。”杨奕钦的眼神清朗,语气坚定,“世界回归正轨以后,我们的后辈必须会认得书籍资料上的文字,继承现代化的科技和发明,才能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这时,杨母走了上来,站在杨奕钦的身边。

她看向周围的幸存者,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和钦钦爸退休前都是小学老师,多少积累了一些教育的经验,家里也有不少教材书籍,所以这个临时学校就由我们来筹备。咱们村子有不少从前当过老师的人,他们也会参与到这次的教学工作中来,争取让咱们的教学面更加广泛。”

张婶抱着小外孙女,提出了大家都十分在意的问题:“那小孩子还学习打架吗?”

杨父笃定:“学,必须学!以后体育课再也不会被语数外老师占用了。”

小朋友们都被逗笑了。

杨父继续说:“末世里面,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有自卫的能力,这样日后就算咱们这一批人彻底老到不能动了,也不用担心他们。不过这个过程肯定会有点辛苦,希望大家到时候能理解一下,当年我培养钦钦学习武术的时候,天天被他妈念叨,说我不把自己儿子当亲生的对待。”

“理解,肯定理解。”张婶首先开口说,“现在苦一点,以后我们才能更加放心。”

这时,有一位七十余岁的奶奶站了出来,问:“小孩子听课,我们这里老人家可以一起跟着听吗?”

村里的许多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都没有上过学,自然也就不识字。

现在村里的许多事都不需要他们做,但是老人家总是闲不住,没事干就扫扫街道、浇浇菜园子、喂一喂家畜。现在听到小孩子们要重新开始上学,也觉得自己要是跟着学一点东西,或许还能帮到村子里的人。

随着继续衰老,他们的体力只会越来越差,如果能在其他方面派上用场,也算对得起每天吃的这口饭。

“当然可以。”杨母点头,“我也觉得咱们村里的老人家可以学一点东西,运动加动脑能让人更加精神年轻。”

接下来,又有几个人提了几个问题,有关临时学校的事就告一段落了。

杨母和杨父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杨奕钦再次开口:“第二件事,有关于增强咱们全村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一位大娘疑惑地问,“咱们身体素质都还不错吧,不管是末世前还是末世后,大家伙儿都是辛勤劳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