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 秋收(求订阅)

贞观攻略 御炎 1858 字 2022-09-19

苏宁为秦琼的治疗也渐渐的抵达了收尾阶段,以拔火罐为最初的治疗方式,辅以药物的治疗,若不是没有适合用来输血的管子和针头,苏宁甚至打算给老秦输血,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所以苏宁也就没有这样想,主要是以药物治疗和食疗为主,拔火罐为辅,另外让老秦起床多动动,联合治疗之下,一个月以前老秦就可以下床走动,或者拿着一把剑随意地舞几下,而目前,老秦几乎可以和普通老人家一样了,这也就够了,老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还多次说为什么自己不能多生个女儿,好嫁给苏宁……

那一日苏宁回家的时候,有些郁闷,李二陛下是个自恋狂他知道,所以才会厚颜无耻的说出要苏宁也为他写一首诗的要求,当然苏宁实在是不知道历史上还有多少人会为了赞美皇帝而写拍马屁的诗,那种诗即使写得好,也会被认为是奉承之作,会被人所瞧不起,苏宁当然不会做这种事情。

于是,一首杨炯的《从军行》就出现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出生于公元六五零年,距离如今还有二十年,他爹出生没苏宁尚且不知道,何况是杨炯?所以苏宁完全没有一丝丝的愧疚之意,抄了就抄了,耐我何?跟何况如今唐朝的诗风还是充斥着金粉南朝的靡靡之气息,完全不符合李二陛下心中以武立国的风范,倒像是个小娘子,李二陛下定然非常不满。

边塞诗派的出现要到贞观末年和唐高宗年间,那个时候才是大唐拓边的极限时期,边塞诗派也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大唐的诗风也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从娇羞美娘子变成了铁血真汉子,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但是唐贞观初年也是武风盛行的时代,大唐方才打完了对突厥的反击战,并且大胜之,灭亡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但是因为局限性,这场大胜却没有更多的记录和赞誉,此时此刻,若是可以出现一首从军行,何其妙哉?

所以当李二陛下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脸上得瑟的笑容也变为了慢慢的严肃和欣喜:“让你为我写诗,你却是为大唐将士写了诗,怎的?我不值得你写诗?便是褚遂良也比我更值得你写诗?”

苏宁知道李二陛下不是在责怪他,于是认真的说道:“为帝王写诗,自古以来总会被人认为是阿谀奉承之作,为文臣武将士兵写诗,则更多的具有赞美和激励的意味,臣虽然不能直接为陛下写诗,但是这首诗的一切,却是陛下所缔造,是陛下缔造了这一切,所以这首诗若是流传后世,后人也当明白,这是陛下的功业。”

李二陛下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点点头把这首诗收了起来:“算你小子说的有道理,过往却未曾发现,你的文采也是如此优秀,我也差点儿忘了,你是个军伍出身,到底还是带着一股子军伍中人的气息,若是将你留在朝堂,实在是屈才了,好吧!那么我就遂了你的意愿,到时候,你就回军中去吧!”

唉?

苏宁猛然间想到,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尼玛!难怪,听到这种话,李二陛下如何不会赞赏?在这个李二陛下要借军威打击文风的背景之下,这样的诗作,绝对是李二陛下手中的利器,苏宁也可以想见李二陛下会用这首诗做什么样的文章,但是现如今最大的影响,却是李二陛下误以为自己心系军中,想要从军征战,而不是在朝堂上治理国家……

所以苏宁有些郁闷,这不就意味着自己的定位将被定义为军中大将而不是朝堂的治世能臣?苏宁一开始试图避免军中实权领兵职位,试图让苏定方代替自己掌握这样的权位,自己在朝廷中做出更多的改变更可以了,掌兵之权,一门两子有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但是如今,显然李二陛下已经决定要让自己也成为军中将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