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总结 兼致歉信 兼本书开书四月小记录

绍宋 榴弹怕水 2576 字 2022-09-19

历史上,赵构的确是靠着抬高苏轼,以苏轼为引子,来宣扬自己政治立场,然后大约算是继承了宋钦宗的旧党姿态,却以一种更模糊和更婉约的方式,来展示出来的。

除了追赠苏轼太师的政治姿态外,他也确实有在苏轼真迹上题字表露心迹的历史段子。

而历史上,张浚罢相之后,也有过一个推荐人的段子,当时宋高宗想让他推荐秦桧,结果昔日跟秦桧关系极佳的张浚这时候已经发现对方是个烂人了,所以宋高宗一问,他立即直言此人无德,不可为相。

然后赵构再问,其实是想他再推荐赵鼎,结果张浚明知道对方心意,却不说话了……他知道赵鼎比秦桧强,却囿于二人对立局面,没有吭声。

于是赵构启用了赵鼎,但赵鼎却不可能再与张浚默契,昔日靖康之变太学中逃难出来的一伙人,就此分道扬镳。

接着就是赵张辗轧,秦桧趁势而起……只能说文官,他这个体制内的思维就很过分……

但反过来说,书里面张浚走前最终推荐了已经跟自己发生了剧烈矛盾的胡寅,其实就是段子反用了……最起码主角对他交心和信任,让他还是无脑选择了顺着官家心意来做。

十统制结义没有历史原段,但在历史上东京留守司崩溃后,确实有拉帮结派,然后结义的戏码,而且还不止一处。

甚至拉帮结派后,几波山头还有相互火并。

其中,历史上马皋作为忠心大宋的代表人物,被造反其他统制官害死后,一丈青应该是投奔了闾勍,因为闾勍认她做了干女儿,并通过联姻又将他嫁给了张用,后来闾勍也败走,或者战死,张用和她一起做了流亡军贼,岳飞又招降了他们公母,算是有个好结果。而从历史叙事上,也看的出来,马皋、一丈青、张用这样的人,多少是有点底线的,裹挟老百姓当军队肯定少不了,但相对于其他人还是很有朴素道德感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丈青改嫁后,依然自称马夫人,上阵就打着马夫人的旗号,号称忠烈……反正张用应该是没意见。

王善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在那个混乱阶段,前期兵马最多,势力一度最大,张用也依附他,所谓很多义兄弟也跟着他混,而他也在攻打大宋官军防守的城池时,说出过那句‘重定贫富、贵贱’的言语。

并且这个人,前期活跃中始终没有投降金军和伪齐,是坚持底线之余努力想往上爬的。

不过,后来他母亲随他辗转过程中,一次失足落水,直接去世,让原本很有野心和能力的王善立即就丧失了奋斗动力,最后直接心灰意冷,投降了金军或者伪齐,从此在历史中消失不见。

而这些人,王善、李逵、病关索李宝,改嫁的一丈青,哦,还有扈成,甚至包括杀孕妇取胎儿占卜,却又英勇抗金的邵青,应该就是后世《水浒传》的灵感所在。

他们是一个极度复杂的,整体来说比较堕落,却又堕落的有缘故(被世道逼着选择了滥用武力)的群体。

所以,这里面的关键是,他们之所以会普遍性、整体性的堕落,只是因为缺乏一个人来接替宗泽约束整理他们。

而书里面主角出现了,还下了生死符。

那么因为主角的存在感,原本抱憾的人可以释然而去,原本会堕落的清白人士免于堕落,原本会天日昭昭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历史穿越的根本爽点所在,他应该是大家内心深处某种朴素的正面的道德感与历史还有相互共振的结果。

最后的最后,我要打个广告。

推两个公众号:

一个是《书海鱼人》,安迪斯晨风大佬整的,每周四篇推文,包括网文长篇、新书扫文、各类书单,甚至是实体书推荐与短篇连载。

安迪斯晨风大佬应该是正经书评界转向网文的领军人物,他的评测很有深度和专业性,大家无论是想找文,还是想看网文深度评测,这个公众号都是个好去处。

另外一个是《赤戟的书荒救济所》,这个在书友的知名度中似乎很高,因为赤戟大佬专注于推书扫文,他跟安迪斯晨风大佬是一个深度一个广度,前者着重网文的评论,后者专著找出好书给大家看。

大家不妨去瞅瞅……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字,更新咋没这个劲头啊?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