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借人

但是,在生死倏关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却用他卓越的政治眼光、超越常人的胆魄一次次地将红军从失败的边缘上拉了回来,并藉此获得了广大红军将士的忠心拥戴,成了中共无可争议的主要领导人。

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地位早已经变得无可动摇,既便王明顶着共产国际钦差身份回来夺权,也是不行了。

李子涵便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因为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斗争开展得有声有色,远较国军更成功,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他如果继续贬低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岂不是反而证明,国民政府依靠乡绅、族长构织起来的基层政府架构就更加不堪?

徐十九听了不免有些心动,问舒同文道:“阿文,发动劳苦大众,真就可以?”

舒同文笑了笑,说道:“大队长,抗战才刚刚爆发时我们共产党人才有多少人?现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又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人口?如果广大劳苦大众不值得信任,不值得依靠,我们又岂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徐十九明显被说动了,但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徐十九倒不担心共产党在掌握了基层组织之后,会削弱他对军队的掌控力度,因为他很清楚军队跟组织是两回事,只要共产党的组织还没有渗透到皖南抗日救国军内部,情形就还是可控的,徐十九能够接纳军统,为什么就不能接纳共产党?

徐十九担心的是,一旦失败,他就连重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按舒同文说的这个办法,必然会跟龙口县的乡绅闹僵。

李子涵虽然无以反驳,却不甘心就此输了角逐,说道:“大队长,还是要慎重。”

徐十九便看向高慎行,高慎行道:“老徐,试试总是没什么关系,既便不行,局面也不会变得比现在更糟,不是吗?”

高慎行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眼下南昌会战已经逐渐进入收尾阶段,留给徐十九和皖南抗日救国军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兵源的问题,只等小日本调集军队向龙口县发动反攻,皖南抗日救国军就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行,那就试试。”徐十九下了决心,又问舒同文道,“阿文,你能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