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沛公因吾惨遭横祸

这一次王不饿没有再去拿捏什么,实在是等不及了。

犁这种农具对于耕种效率影响还是很大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顺手的农具,农民耕地的时候只能去花费更多的力气。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力气,耕种十亩跟耕种十五亩结果能一样吗?

王不饿想要彻底的解决民间问题,灌那些鸡汤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只需要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民间自然会稳定下来。

能有安居乐业的日子,闲的蛋疼才去搞事情。

最最重要的是,粮食多了,才能安心下来去发展人口,人口多了,才能支撑更庞大的计划。

“善!”王不饿直接点头,接着说道:“可再对其细化区分,由木匠工坊制作出统一的标准尺寸,一名工匠带领十名学徒负责制造那些简易部件,一名工匠带领几名学徒去进行材料的初步加工,再由一名工匠带领一名或者两名学徒进行最后的加工,虽所需人数多了,但却能进一步的提高建造效率,有效的利用起现有工匠,同时也能培养一批新的工匠。”

“诺!臣这便去安排!”陈平连忙点头下去。

距离开春仅仅只剩下三个月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的安排下去。

每多造出一座新犁,就能多耕二十亩地,对于王庭来说,那便是三十五到四十石粮食,是额外养活一名士兵战时一年的口粮。

毫不意外,老柳头获奖了。

得知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并且被王上亲自改进之后,老柳头拿着册封的竹简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对于他来说,在辛苦这几个月的时间就行了。

到了秋收以后,他便可以拿到一百多石的粮食了,虽然不足以让一家八口敞开肚子的吃,至少不用再去担心会饿肚子了。

再说了,自己也是有俸禄的,换算下来的话,年薪妥妥的超过了二百石,田里随便的种一种,年收入二百五十石的新大佬马上就要出现了。

……

整个汉国都沉寂在献策封爵封食邑的兴奋当中,各地短时间内收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但凡看着有点用的,各县便会将信息综合起来再去看,然后想办法去改进。

谁人不想封爵受封?谁人不想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