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珪:我有点方啊

虽然没有任何律法有任何一条规定了法不责众,但千百年来,大多数王朝都在遵守这个潜规则。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多人的身上,如果这个时候一味的用法律来解决,而不考虑实际情况,虽然法律是得到了维护,但实际上却潜在更大的风险。

例如说这件事情,如果在场的这些人全部都要重罚,那么影响的将会是几百个家庭,几百个家庭会辐射几千个家庭,越来越多的人会因这件事情受到影响,甚至是产生恐慌,导致地方的不稳。

在比如说造反,几乎所有当权者都是只诛首恶以及罪大滔天者,如果全部参与人员都一并处死,那么恭喜,等待你的不是太平盛世,而是一场新的暴乱,一场规模更大的暴乱。

“好好学着吧,那些都是后话,现在必须要让他们相信,法是必须要责众的!”李元景不慌不忙的说着。

这些人怎么处理他不在意,那是大理寺的事情,但法不责众真的就有那么简单吗?

在法不责众的背后,是幕后主使者将这些罪名全部扛了下来,任何事情,总要有人站出来的,不然大家都是无辜的,那到底谁有罪?

“你说,这些钱该怎么处理?”玩弄着手中的假币,李元景若有所思的问着。

“将铅去除,回炉重造!”马周心不在焉道。

李元景有些疑惑,这当然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操作起来可不简单啊。

铅的熔点要比铜低的多,他是不信朝廷会花费那么多的精力让人一点点的去磨,况且在制作的时候,铅块已经有一部分跟铜融化后结合在了一起,现有技术手段是很难将其分离的。

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概率是会全部融化在一起,然后再次出现五铢白钱的情况。

算了,这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反正李二又不会把处理权给自己。

……

与此同时,门下省。

王珪刚刚处理了一些政事,通过了几份奏折,驳回了几份奏折。

越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王珪就必须要小心谨慎,每一份奏折都要再三的去考虑,看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到底是否与他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