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西市新气象

逍遥游 月关 4726 字 5个月前

康班主语重心长地道:“这位小娘子,不是老夫吓你。你看看,他就是被火烧伤的,水火无情啊,你这等花容月貌,要是万一有个好歹,这多可惜呀。”

一旁墨白焰墨大总管眉毛直跳:“好了好了,康防长,你就不用说了,这钱,我们认罚!这店里也不开火了,施工期间,我给他们到外面叫饭吃。晚上也不许他们住在这儿了。”

康班主展颜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管家甚是明白事理呀?”

康班主一伸手,旁边他二弟马上递过一卷画册,康班主将那画册徐徐展开,给杨千叶看:“小娘子,你看,这是西市署规定各家店铺需要装备的防火用具。你这铺面颇大,得用些大型器具。

你看,这太平缸,堆沙、水袋,都是大型的防火用具,你选哪一种?老夫建议,你可以选择太平缸和水袋,四口太平缸,再加四个水袋,就可以应付一般火情了。

因你店面甚大,店后还可以打一眼井,打井的话,我们也可以负责,我们还可以直接在井口上安装一架竹制的汲水枪,利用吸力,吸出水来,及时喷洒,有了这些东西……”

墨白焰赶紧道:“成!那就选太平缸吧和水袋吧,水井也打。康防长,这些事我们生意人不懂,你尽管安排吧,一应费用,我们会准时奉上。”

康班主摇头叹道:“小娘子真是财大气粗。你放心吧,我康某人是不会赚昧心钱的,我们是消防司的人,每一笔钱,都会有明明白白的打收据给你。本司主要负责……”

墨白焰忍无可忍,道:“康防长,你尽管去安排就是,有什么事,跟二止说就好。二止,二止,康防长这儿有些安排,你快好好接待一下!”

墨白焰把康班主推给了冯二止,顺带着让康班主领走了那个负责“现身说法”的失火受害者,长长地吁了口气,苦笑道:“以前长安市上开店,没有这许多规矩呀,现如今这西市署也不知是何人负责,偏搞出这许多门道儿来。”

杨千叶莞尔一笑:“防火不是坏事,也花不了几个钱,由着他们折腾去吧!”

二人转身,向旁边走去,一边走,杨千叶一边道:“以前唯弃长安不做经营,是错误的。从今后,我们先在长安扎稳脚跟,有了聂欢这条线,若再能搭上‘东篱下’,对我们的大计甚有帮助……”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西市署三进院落里,已经奉李鱼之命,拆掉了原本饶耿模仿“楼上楼”所建的无用的长廊甬道,恢复成了一个四合院儿。

这一来就敞亮多了,那些原来因为建造甬道而封闭起来不用的房间,东厢分配了李氏兄弟和陈飞扬、华林四人使用,而东厢则变成了课堂。吉祥、深深、静静在李鱼的规划下,按照后世上学的规矩,三刻钟一堂课,在这里上起了学。

深深和静静很拼命,学得特别认真。因为静静前天尿遁,离开客堂,又想去李鱼身边“犯贱”的时候,偷听到了李鱼和陈飞扬的一番对话。

李鱼说:“那两个丫头,文也不成,武也不成,我实在想不出她们有什么用处,且教她们识些字吧。如果学而无成……就打发到刘老大那儿去,跟着刘老大扫街好了。刘老大正好没了老婆,没准儿还能促成一双好姻缘!”

静静唬得小脸儿都白了,赶紧溜回课堂,把她偷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深深,两个姑娘就此变成了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至于吉祥,比她们还要刻苦几分,深深和静静本就有贪玩犯懒的性儿,吉祥可没有,她是极勤快的一个小女子。

尤其前儿晚上,她炖了碗莲子羹,要送去给潘大娘做夜宵,偶然听见李鱼跟大娘谈心,说起成家立业之后,得读书识字,能教育儿女,能记帐理才的女孩儿家,才能成为他的贤内助,才能做他的大房正妻。

吉祥姑娘就此存下了心思,西席老师教的一切,她都牢记在心,回头家里帮潘大娘料理完家务,她就会回房偷偷温习苦读。为大房之正妻而读书,吉祥甘之若饴!

:本章四千多,祝大家国庆快乐!偶参加婚礼去也!

第276章西市新气象

齐掌柜的摇着蒲扇,倚着门框,没好气地看着外边那些净街司的工人。

昨日,西市署里到他店里来了一班人,这些人衣服上都画了一个圆圈,里边写了一个净字,来了就收钱,说是以他家店铺的面积,再加所营行业每月应纳50文钱。

齐掌柜的只当他们是又变着法儿来勒索,无奈之下花钱消灾,后来才听对门儿刘掌柜的说,这钱是每月都要付的。

齐掌柜的腾地一下一股火儿就冒了出来,马上串联了同街的各家掌柜,正打算去西市署讨个公道,这不,那净街司就呼啦啦来了一大票人。

齐掌柜的瞧他们又是铲子又是锹的,还推了十几辆小车,居然真要打扫街道的样子,不禁捺了性子,且先瞧瞧再说。

看着这些人打扫,他才发现平时看着还干净的街道,也确实是够脏的。平时怎么就没发现街上有这么多的垃圾呢?墙角里,旮旯里,杂物后头,街面上,清理出来的垃圾都运出去十几车了,这不,又装满了。

那净街司的人一个个累的汗流满面。

紧接着,垃圾清扫光了,那些人又抬了一桶桶的水来,开始刷洗街道,污水沿着两侧的阴沟汩汩流去,多少年不曾见过天日的青石板又露出了本来的颜色,那淡青的石板、清晰的纹路,看在眼里,叫人打心眼儿里舒坦。

齐掌柜的脸上的愠怒之色渐渐地消失了。他是鞋店老板,五十文钱,若是贵人做的鞋子,只一双就能赚回来还有富余,换个清洁透亮,貌似也不亏。

齐掌柜的看了眼对面帽子店的刘掌柜,本来站在门口叉腰冷笑的刘掌柜已经不知何时消失了踪影。

齐掌柜的往左右看了看,左面那半条街还没清扫呢,右面半条街已经清扫好了,那干净的,就跟狗啃过的骨头似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一对比……他娘的,老子这么多年,难道是活在猪圈里吗?

齐掌柜的看看那清理好的半条街,真是越看越喜欢。抿了抿嘴唇,他也回店里去了,到了店里一瞧,虽然这店每天都让伙计把明面洒扫一番的,可是现在有了外面整洁清亮的大街对比着,怎么就这么混乱肮脏呢。

齐掌柜的咳嗽一声,冲着两个趴在柜台上假寐的伙计威严地吩咐道:“地面、窗棂、柜台,都给我从头到脚的好好洒扫洒扫,鞋面儿布料给我摆放整齐了!咱们这是齐家老号,还能不及街上干净?”

净街司的人卖力地干着活儿。净街司的司长就是刘云涛。底下这些人则是原道德坊勾栏院的一些青壮。

李鱼对刘老大说过了,头一回清扫起来必然困难,可只要打扫的彻底,以后的活儿就能轻松好多。

李鱼还告诉他,这街市一旦打扫干净了,大家习惯了干净,你再让它脏乱,商家客人都受不了,所以这营生,能吃一辈子,因为,再也没人离得了净街司了。

有了这两句点拨,刘老大领着他的人,干的真是又认真又卖力,汗水淌的虽多,可是对这些劫后余生的人来说,能有机会流汗,那也是一桩幸运的事。尤其是其中一些在火灾中毁了容或者致残的人,更是格外珍惜这份营生。

……

经过几天的努力,十三街区已经清洁出了四条街道。

原本掏了钱满腹不高兴的商贾们开始注意到清洁街道的好处了。

街道通畅、干净,他们自己坐在店门口,心里也敞亮。而且这街道干净了,来这里的客人似乎也多了,非年非节的,客流量似乎比往常足足多了两成,这从店里经营的销量就看的出来。

掌柜的们高兴起来。一些掌柜的福至心灵,不但主动配合着让自己的店面更整洁,还特意把一些花花草草摆到了窗台下,这一下整个氛围就更加的美好了。

一个青年妇人挎着篮子,想是逛街逛的饿了,顺手买了两个小枣江米的粽子。解开那丝线,剥开棕子叶,露出莹白如玉的江米棕子,里边镶嵌着红玛瑙似的枣儿,那棕子皮儿顺手就被她扔在了路上。

“不许动!”路上一个负着双手,驼着背,步履蹒跚、老眼昏花,似乎一阵风儿就能吹倒的老太太突然目光如炬,厉声大喝着,迅速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红箍,往胳膊上一套,上边就一个大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