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毁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2679 字 2022-09-20

大约是有四千余人,占地极广,多的七八百人,少则二三百人,相隔距离从几十步到百余步不等。

骑兵营也在排阵了。

如林般的长矟竖立起来,新式铜号吹出的泛音响彻山坡,四个骑兵都合计三十二个骑兵旗队排成长长的三列阵型,每排一百三十余人,阵列上竖起的长矟阳光下银光闪耀。

骑兵营前排使用一丈四尺长矟,第二排和第三排使用加厚加宽的横刀和细长的障刀,三排骑兵俱穿布面甲,同排骑兵互相间只间隔三尺,旗队之间间隔两步,前后排相距七步。他们将担任摧破敌阵的主力。

张虎臣来到阵前十步,看着对面列阵的土著们,眼中满是不屑之色,但脸上还是布满郑重,毕竟是一比十的人数差比。

一个旗手扛着骑兵营旗来到张虎臣身边,旗手将红色的三角旗斜斜前指,五个短音接一个长音的前进号声中,四百名骑兵同时策动马匹开始前进,张虎臣需要准确的判断距离,保证在冲锋的最高与敌交锋。

在骑兵营吹响喇叭的同时,对面的土人开始向前挪动,他们边走边喊,并且挥动着手中的武器。相比较为冷静的骑兵营官兵,土著们要亢奋的多,他们光着上身,多半剃了头,成群结队,拿着乱七八糟的武器,发出嘈杂的叫喊声。

他们要保持慢步到两百步左右,两百步距离的冲锋是他们最熟练的训练科目,难度只在于在度渐渐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密集阵型。在严格训练下,这四百多名骑兵已经能动最远三百步距离的接近和冲锋。

在后世徐子先看过很多骑兵冲锋的片段,有电影,也有正规的军队训练拍摄的视频。

印象深刻的是法国胸甲骑兵的训练视频,开始时俱在马下,然后军官训话,上马,向前移动。

在百步左右,几个横队都是如墙而进,十分齐整,到百步开始加速,墙式冲锋的威力尽显,然后到极速时,骑兵横队有些错乱,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齐平。

整个冲锋,大约是超过五百步,步伐队列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是精锐骑兵的墙式冲锋。

徐子先希望自己的骑兵营也能达到后世的程度,只要保持严格训练,这并不难。

徐子先也很想跟随骑阵冲击,这很疯狂,因为冲锋的时候哪怕是在第三排也可能被绊倒,被地面的敌人按住割下首级,甚至被凶残的敌人用棒子活活打死。

但徐子先就是想去冲阵,想跟着将士们挥舞着马刀冲杀,想听到刀劈斩在人身体上的脆响,看着人哀嚎,能保护自己身边的兄弟手足,最终获得胜利!

在江滩之战时,徐子先曾经率部冲阵,他知道那种风驰电掣冲杀向前的感觉,况且那次冲阵,不过是普通骑阵,不似眼前,这种壮观的墙式骑阵,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但徐子先知道自己也就是想想,张虎臣张虎拔孙如兰等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冲向敌阵。

一里许外的土著阵中发出更响亮的叫喊声,阵列慢慢迎来,骑兵营亦是开始迎上前去。平缓的土度带起杂乱的马蹄声,双方接近到三百步,张虎臣的军旗再次前倾,号手吹出第二声前进号,张虎臣轻轻夹马腹,战马轻轻跃动,开始慢跑。

张虎臣对那些远远飞来的轻箭毫不理会,一边跑动一边左右观察着自己的阵列,四百多名骑兵都开始慢跑,满目皆是涌动的马头,队列前排的旗队长都有效的控制着队伍,阵列没有因为骚扰而混乱,艰苦训练的成果体现出来,阵列依然平稳。

所有骑兵都看向张虎臣,看到那张满是虬髯的脸庞就感觉一阵心安。

张虎臣暴烈,训练时甚至残暴,平时也不怎么乐意和普通士卒说话交谈,不象秦东阳一类的军官关心自己的部下。

张虎臣出身是骑将世家,父祖辈都是魏军的营级统制,主要官职都是和骑兵相关。

任何缺点都掩盖不了张虎臣的优点,冲击如墙,转进如风,快慢和斜插,或是正面突破,对马速的掌握,任何军官也不能超越张虎臣。

……

缓坡上的马蹄不再是杂乱的声响,密集的蹄声慢慢汇成隆隆的声音。

双方相距很快只有两百步,因为对进的原因,张虎臣当做只有一百余步,平整的阵列如同一道移动的马墙,面前的土著游兵没有多少机动的空间,在密集的骑兵面前退去。

土著们开始完整的出现在张虎臣和骑兵们的眼前。

左右两侧的高坡上有不少散乱的游兵,土著们不停的抛射弓箭和投掷投枪,这些事都是徒劳无功,超过百步距离,抛射来的轻箭就算准头很好,落点也准确,但对穿着甲的骑兵毫无威胁。

更多的土著是涌向正面,他们感觉自己一方人多,虽然被整齐的骑兵所震慑,但还是奋力向前冲杀过来。

张虎臣暴喝道:“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