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八十章 会战(16)

皇太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很多人已经完全忽略了太子的年纪。因为太子自出北囘京以来,行囘事果决,甚至有时狠辣,施政也越来越老练,不象在南京时偶然还会犯一些错误。

现在的皇太子,历练已久,政囘治纯囘熟,考虑事情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少年人的样子了。

“臣等替殿下贺喜了。”

“恭喜殿下!”

“臣斗胆,要向殿下讨喜酒喝。”

这个时候,这种婚事,官们的贺喜都是迟疑的,武将们虽高兴,倒也没太多的话。这时候出来讨喜酒的,怕也只有王源一个了。

“少不得你的。”

朱慈烺也很不愿在这种时候以这个方式决定自己的婚事,但世事就是如此。如果此时不断然先出手,再过一阵子,南京方面拿此事当借口,催促自己一定回去,那到时自己就被动了。

此时抢先一着,固然有点不孝,不过为了大局,也没什么。

好在周后向来疼爱自己,几次去信,也是暗点了一下。太子妃绝不会再叫皇后她们来挑选,自己这边已经有了人选,不必再劳烦母后。

当然,周后那边是不敢做主的,不过事先有过招呼,也就不算太逾规。

但无论如何,他和崇祯的父子之情,想必会受到一点影响。

骑在马上,朱慈烺也是悄没声息的叹口气。

这种情形,也是在事先的预料之。局面会越来越好,眼看流贼和东虏要大打出手,几十万人的大战一触即发,而明朝这边,财政会越来越宽裕,原本困拢崇祯多年的财政问题就要解决。

加上官制,军制,种种措施都很顺当,纳捐之后,士绅阶层算是又重新上了套,大明的基石又慢慢稳固下来了。

局面一好,崇祯当然是想自己掌握所有的权力。

之前是崇祯觉得朱慈烺能力在自己之上,加上南逃途的谈话认识,所以事事支持。

但现在这种情形,帝王是不可能退让太久的。

谁都愿为唐太宗,而不愿为唐高祖。

千年之下,也就是一个名利二字,帝王不讲利,这个名字却是非得争一争不可的。

朱慈烺如是听话,崇祯对他的信任和宠爱不会改变分毫,身故之后,这个国家仍然是他的。

但现在还真的不到时候,举朝之,也唯有他知道东虏的威胁有多大,不打死这条毒蛇,他绝不会退让和放手!

……

……

这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与变化,候方域还并不知道。

他原本是在新闻司,然后到了军政司给陈名夏打下手。不过,合作起来并不愉快。陈名夏恃才傲物的人,办事喜欢雷厉风行,候方域是富家公子脾气,自是生受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