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七十二章 军法

锦衣为王 淡墨青衫 1593 字 2022-09-20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位手执特务之权的大人物,当着张佳木,便是朝廷重臣也是不觉要紧张一些,那些宦海中的老狐狸都是如此,更何况眼前是一个刚过十五的少年。

张佳木尽管自己只不过二十左右,但看向这些少年的时候已经是一副老人的口吻了。要是任怨在,必定嘲笑他一通,换了现在眼前的这些人,倒是没有这种胆子了。

“那么。”取笑了一句后,张佳木又向何遂中道:“你干过试军法官,来说说,你们,还有你们身后的那几十个被抓起来的,该怎么判?”

“是。”何遂中才十三四岁的样子,看起来胆子也不大,不过生性缜密谨慎,所以干过几次试军法官和军需官,现在幼军的体制张佳木并没有改变的打算和必要,最少现在不是时机,他还远没有到一手遮天的时候。

不过,体制之外,也是略有变动。比如明制,小旗管十人,一个百户一百二十人,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这个制度问题不小,小旗管十人问题不大,但一个百户管一百二十人,只有两个总旗算是副手,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帮手,一个千户则管十个百户,体制上更是困难,毕竟一个人管十来个百户,精力是不可能管顾得到了。至于每个卫管理近六千里,没有kao的住的幕僚和参谋,也没有合理的后勤部门,或者说,根本没有后勤管理,军队的后勤放在文官手里,连饷路都乱七八糟,比如驻在南京的某卫领取的粮饷是由浙江金华某地供给,然后就由这个地方直接运粮到卫所,全国的卫所后勤多半是采取这种不切实际的办法来供给。

明太祖制定这种制度,以为可以省钱省事,也节省人力,反正百姓要纳粮,军队要吃粮,就这样由产粮供给吃粮的人,岂不是皆大欢喜?

但他忽略了中间环节产生的冗杂事物,忽图了运输成本,还有自然灾害,人力和粮食损耗,总之,这种办法到现在早就不切实际并且根本不可能继续执行下去了。

这些不是张佳木的事,暂且也不归他管。反正卫所逃亡还是在太祖年间就开始,现在一卫千多人,能剩下百多个种地的军户就算不错,大量的军户逃亡根本不可逆转,也不是张佳木现在的权势可以阻止的事。

但小小变动势不可免。一个小旗之间可以加两个伍长做为辅佐,一个百户两个总旗是朝廷定制,而且是有品级的武官,这个张佳木不好改变什么,但他已经打算推出一种军官团的制度,比如在千户里增加参谋官,后勤官、军法官、军械官等诸多官职,百户之下,一样可以用这种制度来辅佐百户,这样的话,下情上达可以比原本的制度方便的多,而且以上指下,也可以如臂使指,方便自如的多了。

何遂中但任过百户级的军法官,当然,他们这种受训的幼军还没有资格担任正式的军官,所以任何官职都会加上“试”,或是“行”,不过,张佳木觉得,那些年过中年的老式军官在接受新事物上反而要比这些少年要弱的多。

只是,这些话不必明说就是了。

“回大人,”何遂中胆子很小,在这三人中算是最弱的一个。但是说起他在行的东西时,他也变的神采飞扬起来:“如果是小人判的话,为的……”说到这,何遂中脸上掠过一丝胆怯之色,不过很快还是接着说道:“为人犯,就是小人几人,还有刚刚陈将军抓的十余人,每人杖责四十,禁闭十天。军阶一律剥夺,这样,大约也就能为来者戒了。”